工伤老板不赔偿时,可以通过以下程序来解决:首先,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在一年内可以提出认定
2024-05-26
工伤解除劳动合同怎样赔偿标准是:工伤认定之后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要支付职工残疾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员工在工伤医疗期间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工作每满一年的,支付两个月工资。用人单位违反相关法
2024-05-25
工伤赔偿有时效。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向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告工人受伤情况,受伤员工或员工的家属必须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报告工伤。工伤认定后,员工家
2024-05-24
劳动者在一年内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当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时,用人单位在受伤后一个月内,或者职业病被确诊后一个月内,或者劳动者在一年内向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
2024-05-19
工伤职工应自受事故伤害之日起一年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以上材料工伤职工自行搜集即可,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提供。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
2024-04-28
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就无法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2024-04-25
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出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的材料有: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书。工伤认定申请
2024-04-22
工伤待遇赔付一年左右的时间是能够下来的。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应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024-04-19
工伤赔偿一般是需要一年左右才能够拿到手中的。但这一年的时间只是作为大概的参考,因为无法确认在工伤认定和申请工伤赔偿的这些环节当中可能还会发生争议的。例如工伤认定是经过行政复议以后才得到验证的,或者和公司针对赔偿的事情发生了争议那还得提起诉讼。
2024-04-17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工伤职工或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2024-04-15
正规的来说,发生工伤立马送医治疗,然后用人单位一定有一个部门负责工伤发生后在善后处理工作,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自受伤之日起30天内,用人单位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没在30天内提出工伤申请认定工作的,伤者或家属可以在一年内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024-04-11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
2024-04-06
根据现行规定,工伤期限为一年以内,从收到工伤认定书或伤残鉴定结论书之日开始计算。根据劳动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3
2024-04-05
应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先申请工伤认定,等病好了后再做伤残鉴定。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2024-04-03
第一、骨折后要先做工伤认定。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四肢大关节人工关节术后,基本能生活自理; 四肢大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长期反复积液; 因开放骨折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反复发作者; 患肢外伤后一年仍持续存
2024-03-30
报销工伤的流程包括两个步骤。首先,用人单位要在一个月内向社保局申报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申报,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申报工伤认定。其次,工伤认定后,
2024-03-30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