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合同成立有要约和承诺两个过程,口头要约发出后,没有人承诺,那合同就未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主合同约定变更应采取书面形式的,应遵循主合同约定采用书面的形式订立变更补充协议,如果未作出明确的变更形式
2022-08-08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2022-08-02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第六百七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2022-08-02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协议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协议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的,在对方接受时协议成立。(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依法成立的合
2022-07-30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2022-07-25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无效的合同始终是无效的,就算不签订解除协议也可以解除无效的合同,但无效合同解除协议有约定赔偿等问题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2022-07-2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2022-07-24
当事人意思表示须一致;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2022-07-24
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当事人有明确意思表示,则算合同。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七)违约责任;保证合同不完全具备前
2022-07-21
当事人意思表示须一致;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2022-07-18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2022-07-18
合同没有盖章的,但合同已经实际履行的,并且双方对履行合同没有异议的,合同是成立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合同本身可能是无效的。
2022-07-18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2022-07-13
分公司已领取营业执照且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具有主体资格,其属于总公司下属的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附属机构,可以在总公司的授权范围内签署合同。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因而,所订立的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是无
2022-07-11
房屋买卖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合同应写明双方和房屋的基本信息;房屋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交付使用条件和日期;办理产权登记的有关事宜;质量标准承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责任;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与违约责任等。没有产权证的房屋买卖合同依法成立即
2022-06-14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起生效。虽然没下款,但合同本身若无其他特殊设定,如附条件、附期限等,则合同生效。出借人没有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下款,可以追究出借人的违约责任。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2022-06-14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