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客体要件和主体要件。客观要件表现为战时发生的拒绝、逃避征召或军事训练的情节严重行为;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兵役管理活动;主体要件只能是预备役人员。
2025-07-12
我国关于工伤和因公伤残抚恤的相关法律规定。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等被视同工伤的人员,不再享受因战、因公伤残抚恤。伤残鉴定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多个方面,具体计算方式详实。
2025-04-09
大部分是一般主体,但也有部分犯罪只能由特殊主体构成,例如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主体就只能是预备役人员。因为军人实施上述行为的,应当以军人违反职责罪一章中的战时造谣惑众罪、逃离部队罪等犯罪论处。另外,对于本章某些犯罪,刑法规定只处罚首要分子和
2025-01-2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危害国防利益罪的主体大部分是属于一般主体,但有部分是属于特殊主体,如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主体就只能是预备役人员。在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的犯罪中,由于刑法的特殊规定,部分犯罪的主体实际还是受到限制而不能是任意的一般主体
2025-01-16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军人。根据《兵役法》的规定,预备役人员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也可成为本类犯罪的主体。
2024-11-07
依据我国兵役法的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等情形的,就是属于逃避兵役。战时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或者第三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
2024-08-1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是不可以服兵役的,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2024-08-11
为特殊主体,即军人。根据《兵役法》的规定,预备役人员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也可成为本类犯罪的主体。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军人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所谓违反军人职责,是指行为人不遵守国家有关军事法规命令
2024-08-03
行为主体为军人,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如果上述人员在服役之前犯罪,而在服役期间被发现,不应当按照军人违反职责罪追究刑事责任,而应当按照刑法其他规定追究刑事责
2024-07-07
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只能是预备役人员,非预备役人员不构成本罪。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
2022-08-22
我国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如果公民拒绝、逃避服兵役,是对兵役管理制度的侵犯。本罪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第三百七十六条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区分
2022-04-28
预备役人员作为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应恪尽军人职责,积极参加军事训练,更应适应战时需要,积极应召,投入军事训练,以转为现役军人,担负作战任务。如果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军事训练,不仅侵犯了部队的作战计划和行动,危害了国家的军事利益,而
2021-10-3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工伤和因公伤残抚恤不可以叠加的,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因参战、参演等认定为工伤后,不再办理因战、因公伤残抚恤。(二)因战因公负伤时为行政编制的人民警察;(三)因参战、参加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致残的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
2020-07-21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是指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片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对预备役人员的征召和军事训练是按照国家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兵役义务。如果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军事训练,不仅侵犯了部队的作战计划和行动,危害了国家的军
2020-07-21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或者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才能构成本罪。如果上述人员在服役之前犯罪,而在服役期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