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哺乳期内的,为了保障婴儿的成长,一般是不会对哺乳期的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的,一般是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2024-07-2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收到刑事拘留通知书并不能认定为犯罪,刑事拘留只是刑事强制措施,没有被法院判刑的,不能认定为有罪。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
2024-07-21
2002年4月20日,被告人顾某刑满释放当日,又因涉嫌破坏监管秩序罪被刑事拘留。被告人顾某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被告人顾某在原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刑罚的执行过程中,又犯新罪,符合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应当实行数罪并罚,而不因
2024-07-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满足以下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是可
2024-07-19
一般一个案件从嫌疑人被刑拘到被审判大致要经历4个月或4个半月的时间,这只是一个平均时间,到每一个案件时则要看这个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是否充分、被告人是否认罪、人数是否众多等因素,具体如下:。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期一般为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
2024-07-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和第六十八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申请人需要向公安、检察院、法院提出申请,并提
2024-07-12
《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解释》第5条规定了违法刑事拘留赔偿,与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1项的规定保持一致。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
2024-07-07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刑拘期间,只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以被取保候审。具体条件包括:犯罪较轻或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患有严重疾病
2024-07-03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一方被刑拘期间,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在罪犯被刑拘期间,配偶可以在会见时将拟好的离婚协议书交给罪犯签字,并携带已签订的协议书
2024-06-26
买卖人口的买家会受到刑法的处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陡刑拘役或者管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根据法律的规定,收买妇女儿童的会受到刑法处罚,但不阻碍妇女回家、不虐
2024-06-20
刑拘是刑事拘留。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2024-06-08
涉嫌诈骗罪在刑拘阶段如果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 另外,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2024-06-08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处在哺乳期的妇女可以予以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在其哺乳期过后收监。(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
2024-06-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
2024-06-04
没有刑拘可以直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公安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不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且随传随到候审不误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有两种形式:人保和财产保。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人民法院、
2024-06-01
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有犯罪分子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是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或者犯罪分子是预备犯或者未遂犯等。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024-05-24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