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第14条规定,如果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因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将被视为续订劳动合同。因此,这种情况应被视为续签。
劳动合同的续订是指劳动合同期满后,当事人双方经协商达成协议,继续签订与原劳动合同内容相同或者不同的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如果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并且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将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因此,如果当事人双方在原劳动合同期满后没有对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劳动条件等提出异议,应当视为双方默认按照原劳动合同的约定继续履行。因为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但继续工作的情形属于劳动合同自动续签的情形,所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存在劳动关系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的规定,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并续订劳动合同,否则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以下是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劳动合同的情况:
此外,《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予以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
《劳动合同法》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和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办理多项手续,如提供证明、办理档案社保转移等。同时,劳动合同可以在合同期满、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等情形下终止。
劳动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失踪、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撤销以及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等。同时,还介绍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终止及劳动合同期限顺延的情形。
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的情况下是否视为续签的问题。根据劳动部的相关规定,因用人单位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应视为续签。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劳动合同续订、终止以及不续签时的经济补偿问题,详细说明了不同情况下的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劳动合同的逾期终止及相关经济补偿问题。当劳动合同期满后,如出现某些特定情形,劳动合同应延长终止,对于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其劳动合同终止应按照工伤保险规定执行。同时,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包括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