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劳动者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款间接规定了在员工不胜任现有岗位的前提下,企业有单方调岗的权利。
然而,企业在操作不胜任调岗时需要遵守以下约束:
1. 用人单位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胜任现有工作岗位,即劳动者确实无法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任务或同工种岗位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岗位说明书"、"目标责任书"等文件来佐证。
2. 调整后的岗位应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技能相适应,保持一定的合理性。
根据《劳动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变更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且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因此,变更工作岗位应被视为劳动合同的变更,需要事先与员工协商并征得员工的同意。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而变更劳动合同,需要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如果协商不成,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变更或调整职工工作岗位属于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劳动者应服从。然而,如果劳动者不愿接受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调整,可以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一条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我们的观点,岗位管理涉及岗位的薪酬管理,岗位调整往往伴随着岗位报酬标准的变动。法律规定了企业在员工不胜任的前提下可以调岗,调岗应当包括新的岗位薪酬标准和考核办法等。员工因不胜任工作而被调整到新的岗位,其薪酬应当根据新岗位的标准确定,以遵循"同工同酬"的基本立法思想。
然而,为了防止企业滥用调薪权利,企业在调薪时应遵循以下前提:
1. 必须有明确的岗位职系和薪酬对应标准。如果没有制度规定和合同约定,调岗后的薪酬标准应当通过协商确定,而不能由用人单位单方面确定。
2. 必须与员工书面确定新的岗位和报酬标准。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员工不胜任现有工作岗位时,企业是否有权调岗及相关约束和原则。企业虽有单方调岗权利,但需遵守证据充分、岗位合理适应等约束,并遵循劳动合同变更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调岗包括薪酬变动,必须有明确的岗位职系和薪酬对应标准,并书面确定新的岗位和报酬标准。
《劳动合同法》对于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调岗调薪需与员工协商一致,除非员工患病或非因公受伤等特殊情况。调岗必须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原工作,并需明确绩效考核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需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员工不必服从用人单位任意的调岗要
赵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赵某被公司违法调岗后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经过法院审理,判决公司支付赵某工资差额和经济补偿金,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