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申请应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根据相关规定,各地统筹地区的设立并不按照统一的行政级别,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第3款规定,工伤认定应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但直辖市实行的是省级统筹,具体的工伤认定事项由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
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需要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只有被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劳动者才能享受工伤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不同申请主体有不同的申请时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应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根据上述规定,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申请。特殊情况下,申请时限可以延长。另一种情形是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起申请。
对于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在法定期限内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情况,一般认为,根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工伤属于对自身权利的懈怠,因此也失去了享受工伤待遇的机会。
工伤认定的申请途径及时效。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申请途径包括通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不同申请主体有不同的申请时限,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的,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
工伤认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和流程、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情形以及视同工伤的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认定申请及办理流程、劳动仲裁的程序和时效等相关内容。为保证工伤认定的客观公正和简捷方便,制定了相应的工伤认定办法。
工伤理赔的时间及程序。文章详细说明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赔偿的审核时间,并指出如果在程序上发生争议,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多年的时间来解决。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申请工伤认定和赔偿的具体时效和相关材料,以及工伤赔偿的不同项目和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规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社保部门不再受理。同时,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可提出申请。如果错过了工伤认定的时效,劳动者仍可通过法律途径获得工伤赔偿。申请工伤认定的流程包括提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