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关于检察建议是否具有法律依据以及其依据的法律规定存在较大争议。一方认为,宪法第129条、民事诉讼法第14条、刑事诉讼法第165条第2项和第174条第1项等法律规定隐含了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的意思,而检察官法第33条明确规定了奖励检察官提出检察建议的情况,这些规定构成了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另一方则认为,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具有检察建议的权力,相关规定只是对检察机关的任务和法律监督权进行了原则性规定。
宪法第129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4条等规定只是关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机关性质和审判监督权的原则性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具有检察建议的权力。同样,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条等规定也只是对检察机关任务和法律监督的原则性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拥有检察建议的权力。因此,这些原则性规定不能成为民事检察建议的直接法律依据。
要探讨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问题,就必须分析上述法律规定是否是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
检察院不批捕警察不能抓人,应该立即释放,当然,也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 检察机关对不批准逮捕决定执行监督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决
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法律授权行为,紧急避险行为,存在阻却违法性,不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对于法律授权的合法进入者,如公安、检察机关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
《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明确规定检察院参照指导性案例办理案件可以引述相关指导性案例作为释法说理根据,但不得代替法律或者司法解释作为案件处理决定的直接法律依据。最高检于2010年建立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制度,迄今为止,最高检共发布了六批共23个指导性案例。最高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就诉讼费负担的裁定提出抗诉,没有法律依据,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刑事诉讼法》第181条所指的是对一审未生效判决、裁定的抗诉。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