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防范价格欺诈的措施是什么

防范价格欺诈的措施是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054
商家为了提高销售业绩有很多事情都干得出来,其中价格欺诈就是比较常见的行为,这些情况不仅仅在现实中消费存在,在网购中也颇为常见,不想要面对只能够是预防。那么,防范价格欺诈的措施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你可以看一看.

防范价格欺诈的措施是什么

购物时要货比三家,保留好消费结算清单。

一、虚假标价:经营者在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支招:对于商品标价签表示的产地、质地等内容,消费者应仔细核对商品包装内或吊牌上产品情况介绍,再决定是否购买。

二、虚夸标价:经营者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支招:消费者在购买商家以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的商品时,最好能够货比三家,做到心里有底。

三、低标高结:经营者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支招: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交款后,最好能够仔细核对一下结算清单,检查一下结算清单中的商品单价,是否与商品标价签所标的单价一致。

四、模糊赠售:经营者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支招:消费者在购买附带赠送的商品时,一定要问清赠送的具体商品,再决定是否购买。

五、模糊标价: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支招: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促销商品,若确要购买,须先问清促销和优惠的附加条件。

六、虚构原价:经营者所标示的原价没有在本交易场所成交过,或者高于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最低交易价格的,或者高于本次降价前最后一次最低交易价格的。

支招:消费者在换季或促销前,最好记住要购买的商品原价,购买时要仔细对比所购买的商品是否真正降价。

七、虚假促销:经营者在开展送现金、返券、馈赠、积分等经营活动中,所标示的价格高于本次经营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的。

支招:消费者要谨慎对待商家促销活动,对所要购买的商品,比较一下促销以前的价格或不搞促销活动商家的价格,再决定是否购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需赔偿消费者所受损失的三倍金额或五百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也对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处罚规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 宣传单上的价格与店内售价不符能不能要求店家赔偿

    宣传单上的价格与店内售价不符时,消费者可以要求店家赔偿的问题。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店家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消费者可以要求适当赔偿。此外,当卖家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可以要求按购买商品的三倍价格进行赔偿。若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有缺陷仍提供,

  • 案情

    一起汽车买卖合同纠纷案。胡某因**汽车公司的广告欺诈而提出索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汽车公司是否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存在分歧。作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汽车公司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为其在缔约过程中存在价格欺诈行为,违反了先合同义务。

  • 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

    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手段、是否误导消费者以及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列举出欺诈行为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掺杂掺假、销售不合格商品等。判断时需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欺诈行为主

  •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怎么办
  • 公司法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 什么是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