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哪些行为构成价格欺诈

哪些行为构成价格欺诈

时间:2024-10-3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068
商家在经营的时候为了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会通过价格欺诈等等方式来诱骗消费者来促进消费,很多消费者认为商家进行价格欺诈的时候无非就是提高了商品的价格,其实这不正确。那么,哪些行为构成价格欺诈?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议论下。

虚假标价行为

虚假标价行为是指在标价签、价目表等上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的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以此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的行为。例如,某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国外,但实际产地是中国某个地区。

1、虚假标示产地

某商品标价签上虚假标示产地,误导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

2、两套价格

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招揽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3、欺骗性标价

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4、模糊标价和虚夸标价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从比较,误导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

5、虚假折价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误导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

6、不标价处理品

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

7、不如实披露赠品情况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8、隐蔽价格附加条件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

9、虚构原价

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

10、不履行价格承诺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的,却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11、虚构比较价格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12、价质不符

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

13、谎称“政府定价”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需赔偿消费者所受损失的三倍金额或五百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也对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处罚规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 法律咨询:商品房转让中的欺诈行为

    一起商品房转让欺诈行为的法律案件。钟某通过朋友介绍与田某达成商品房转让协议,后发现田某购买价格低于其向钟某售价,遂提起诉讼。律师根据相关法律指出,田某违反诚信原则,应返还多收的4000元。相关法律知识包括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

  • 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及其渊源

    患者知情权的起源、概念及具体内容,分析了患者知情权被侵犯的原因,包括法律监管的缺乏、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同时,提出了完善患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医疗知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医疗体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 宣传单上的价格与店内售价不符能不能要求店家赔偿

    宣传单上的价格与店内售价不符时,消费者可以要求店家赔偿的问题。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店家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消费者可以要求适当赔偿。此外,当卖家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可以要求按购买商品的三倍价格进行赔偿。若经营者明知商品或服务有缺陷仍提供,

  • 公司法中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 超市结算价格与标价不符的法律解答
  • 什么是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