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法》规定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四加一”情形
1、消费者定作的商品;
2、鲜活易腐的商品;
3、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以及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4、交付的报纸或者期刊等四类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
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但实践中,一些经营者擅自对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范围进行扩大解释,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消法》规定,容易引发消费争议。
此次新规增加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商品:
1、拆封后易影响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或者易导致商品品质发生改变的商品;
2、一经激活或者试用后价值贬损较大的商品;
3、销售时已明示的临近保质期、或者有瑕疵的商品。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销售的商品种类繁多,商品性质、商品包装千差万别,难以通过一一列举具体商品名录的方式规定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的适用范围。
无理由退货的具体流程
《消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了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但并未就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解除商品购买合同的告知义务、“七日”的期间计算方法、经营者返还消费者商品价款的形式等具体程序问题进行明确。实践中,确实有些消费者不清楚无理由退货的具体流程。
新规明确规定各方主体的规定动作、时间节点和延误责任。
具体分为四步:
1、选择无理由退货的消费者应当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向网络商品销售者发出退货通知;七日期间自签收的次日开始起算;
2、网络商品销售者收到退货通知后应当及时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退货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有效联系信息;
3、消费者获得上述信息后应当及时退回商品,并保留退货凭证;
4、网络商品销售者应当在签收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向消费者返还已支付的商品价款。
整个流程一目了然,进一步保障了行使无理由退货权利的便捷性可靠性。
此外,还明确了退款方式比照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以及消费者使用积分、代金券、优惠券等优惠、信用卡等情形下的退款方式。
商品三包期后的保修政策。根据相关规定,生产者在商品三包期内必须履行修理、更换、退货的责任,并明确三包方式、提供修理技术资料和配件、处理消费者查询等。对于家用汽车产品,其包修期限和三包有效期限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若超过三包期,生产者仍应保证在停产后一定时
销售者与供货者能否通过合同免除三包责任和义务的问题。根据《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销售者与供货者之间的合同不得免除三包责任和义务,并详细阐述了三包时间的规定以及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不同产品的保修期限以及相关的三包法规定。保修期限因产品性质而异,一般为一年至三年。家用汽车产品的保修期限不得低于6万公里或一定时间。三包法中对时间有详细规定,包括7日、15日、三包有效期、90日和修理后的产品正常使用时间等。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应了解相
退货后发票的税点承担问题以及处理退货发票的具体方法。根据相关法规和实际情况,销售方应将货款和增值税全部退还给购买方,并作废或开具红字发票。双方也可以约定或协商决定税点承担。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个人消费者和企业可能面临发票丢失或做账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