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法》规定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四加一”情形
1、消费者定作的商品;
2、鲜活易腐的商品;
3、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以及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4、交付的报纸或者期刊等四类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
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但实践中,一些经营者擅自对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范围进行扩大解释,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消法》规定,容易引发消费争议。
此次新规增加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商品:
1、拆封后易影响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或者易导致商品品质发生改变的商品;
2、一经激活或者试用后价值贬损较大的商品;
3、销售时已明示的临近保质期、或者有瑕疵的商品。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销售的商品种类繁多,商品性质、商品包装千差万别,难以通过一一列举具体商品名录的方式规定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的适用范围。
无理由退货的具体流程
《消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了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但并未就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解除商品购买合同的告知义务、“七日”的期间计算方法、经营者返还消费者商品价款的形式等具体程序问题进行明确。实践中,确实有些消费者不清楚无理由退货的具体流程。
新规明确规定各方主体的规定动作、时间节点和延误责任。
具体分为四步:
1、选择无理由退货的消费者应当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向网络商品销售者发出退货通知;七日期间自签收的次日开始起算;
2、网络商品销售者收到退货通知后应当及时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退货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有效联系信息;
3、消费者获得上述信息后应当及时退回商品,并保留退货凭证;
4、网络商品销售者应当在签收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向消费者返还已支付的商品价款。
整个流程一目了然,进一步保障了行使无理由退货权利的便捷性可靠性。
此外,还明确了退款方式比照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以及消费者使用积分、代金券、优惠券等优惠、信用卡等情形下的退款方式。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商品三包期限在换货后是否重新计算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关于换货、退货、修理的相关规定。对于在三包期限内的产品,如果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有权选择换货或修理,并且换货后三包期限会重新开始计算。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实施三包的部
关于鞋子的三包期问题以及产品维修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在三包期内,商家需负责修理、更换或退货,并赔偿消费者损失。虽然三包期已过,商家仍有权对产品进行维修并要求消费者支付维修费用。文章还详细说明
手机屏损坏后的三包权益保障问题,依据《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非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坏可要求修理或换屏,人为原因则无法享受三包。同时,如商家欺诈销售,如以翻新机冒充新机,消费者可主张三倍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