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食盐专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该《办法》废止了1990年3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盐业管理条例》。
盐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行业,食盐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盐业体制改革工作。2016年4月,《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提出,在坚持食盐专营制度的基础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盐业资源有效配置,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为保障盐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按照国务院部署,对原《食盐专营办法》进行了修订。
根据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规定,修订后的《办法》对食盐专营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完善。首先,省级盐业主管部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审批确定食盐定点生产和定点批发企业。其次,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申请经营食盐批发业务时,省级盐业主管部门应当确定其为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并颁发相应证书。食盐定点批发企业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销售食盐,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阻止或限制。此外,食盐价格由经营者自主确定。最后,删除了原《食盐专营办法》中关于食盐生产、批发、分配调拨、运输等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以及核发食盐准运证的规定。
修订后的《办法》完善了食盐供应安全的制度。规定省级盐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食盐储备制度,承担政府食盐储备责任。食盐定点生产和定点批发企业应承担企业食盐储备责任,保持食盐的合理库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食盐供应。盐业主管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制定食盐供应应急预案,以协调和保障食盐供应。
此外,修订后的《办法》强化了食盐质量安全的管控措施。在规定盐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食盐专营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规定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负责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条款。同时,增加了对食盐企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记录和公示制度。明确禁止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盐,并完善了禁止作为食盐销售的产品类别。此外,进一步完善了法律责任,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虚假宣传,包括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工商部门将按照一定流程处理投诉,并在必要时组织调解。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若权益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收到申请后,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在作出决定之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符合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文件、资料之日起三十日内,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营者为研究开发新产品,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是允许的,不属于垄断的行为。(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按规定,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二)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