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消费者):
通信地址邮编:
乙方(经营者):
第三方(关系人):
甲、乙双方因XX事项发生争议,经我会调解,达成如下协议:
本协议应于年月日之前履行。
甲方:
乙方(签章):
第三方(签章):
调解人(签字):(投诉单位专用章)
年月日
调解的原则
1、自愿原则。调解应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之上。调解不同于审判,当任何一方不同意调解时,应终止调解,而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强迫。
2、合法原则。调解活动应在合法的原则上进行,既要有必要的灵活性,更要有高度的原则性,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来“和稀泥”。
调解技巧:
注重细节,巧妙取得当事人的信任。
取得当事人信任是调解成功的前提条件,当事人一般都希望作风正派、精通业务的调解人员主持解决自己的纠纷。因此调解人员在与当事人接触中应当热情、礼貌、态度诚恳、不偏不倚,耐心倾听当事人意见。而在阐述自己观点时,必须用准调解语言,充分引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表述后,再作出相应解释,从细微处入手,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得法,这样不但能体现调解人员的个人修养和业务水平,同时也能促使当事人快速消除对调解人员的戒备心,建立起信任感,使当事人从心理上感到调解人员是公正的可以信赖的,从而使之自愿与调解人员配合,说明事实真相,分清责任,拿出合情合理又合法的调解意见,尽快解决纠纷。
准确把握消费纠纷主体即双方当事人的个性特征。
调解纠纷实际上是调解人员对双方当事人所做的疏导、说服工作。不同的个性特征,往往决定了当事人对纠纷及调解人员的工作会有不同看法。因而调解人员必须把握住双方当事人的性格特征,在调解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对懂法的人应该耐心引导,晓之以理;对文化水平较低、不懂法的当事人,则晓之以法,慢慢地对其讲解法律对其行为是何规定,使其知道该行为在法律上的后果,循循善诱,达成调解。对得理不饶人的当事人,则有理有节地挫伤其锐气;对谦虚和蔼之人亦以其道还之;对强悍者要义正词严,树立调解威信。
诉讼过程中常见的举证材料种类和要求,包括形成法律关系的证据、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以及经济损失情况的证据。同时,还介绍了消费者举证的方法和要求,包括提供证人、提交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并强调了举证期限的重要性。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导则,目的是规范消费者协会的受理投诉工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导则包括处理投诉的原则、依据、适用范围,以及受理投诉工作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等内容。消费者协会应当设立受理投诉工作机构,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保护消费者
因消费而产生的纠纷,可以能过诉讼或仲裁等方式解决,仲裁只是解决纠纷的一种!仲裁机构在受理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后,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先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由仲裁机构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双方,即发生法律效力
(一)没有明确的被投诉方;(四)争议各方已经达成和解(调解)协议并履行,且无新理由和相关依据的;(六)法院、有关行政部门、仲裁机构已受理、处理的;(八)不属于《消法》调整范围的其他情况。消费者协会在接到投诉后的七个工作日内按规定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