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其它消费争议 > 遭遇舌尖上的侵权 消费者当说不

遭遇舌尖上的侵权 消费者当说不

时间:2024-03-2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539
每到春节用餐旺季,一些酒店、餐馆为谋高利,制定了五花八门的收费项目,乱加价、乱收取,不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助长了舌尖上的浪费。商家“霸王条款”已嚣张到了舌尖上,消费者应大胆站出来维权,只有如此,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市场环境良好的发展。

收取包厢费是否合法?

案例鉴于往年年夜饭预订火热的情况,某酒店贴出告示:包间用餐每个小包间收费200元,大包间300元。高某预订了5个大包厢,没注意该告示。用餐后结算时,酒店将包厢费计算在餐费之中,高某强调没有注意到还有包厢费,酒店则认为,既然有告知在先,就得按数交款。因当时有客人在场,高某没有计较。事后,高某找到酒店讨说法,但被拒绝。酒店收取包厢费的做法对吗?

维权提示无论消费者是否看到该告示、是否同意,该酒店收取包厢费都是违法行为,属于“霸王条款”性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该法第24条还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显然,该酒店收取包厢费是一种单方擅自强迫交易的违法行为。

最低消费是否可以反悔?

案例刘先生去年在预订年夜饭时,服务人员告诉他,酒店有规定,每桌最低消费为2000元,刘先生默许。可最后结账时消费额为1673元,刘先生要求如数结账,可服务员认为,既然当初同意最低消费,就不能反悔,要求刘先生必须交款2000元,不足部分可点菜打包。酒店的说法有依据吗?

维权提示酒店的说法是一种违法行为,刘先生有权拒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这意味着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消费多少的权利。酒店擅自设置最低消费的行为属于霸王条款侵权行为,不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也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属于强制消费的行为。既然酒店设定最低消费限制的做法都是一种剥夺消费者公平选择权的违法行为,那么无论刘先生同意否,都因为该设定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对此,刘先生可选择向消费者协会或物价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也可选择向法院起诉。

自带酒水是否可以收取开瓶费?

案例2013年元旦假日,张女士在某酒店预定了4桌中餐,答谢其丈夫住院期间来看望的亲朋好友。为节约开支,张女士自行在超市买了一些酒水带到酒店,大堂服务员告知张女士,该酒店用餐谢绝自带酒水。如果强行自带,酒店将收取所带酒水价款50%的开瓶费。因为是普通服务员的告知,张女士没与她理论。待餐后结算时,酒店要收取360元开瓶费。酒店的做法对吗,张女士可否予以拒绝?

维权提示酒店谢绝消费者自带酒水是一种典型的霸王条款侵权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酒店限制消费者自带酒水,侵害了消费者选择权。对于这种霸王条款,消费者拒绝有法律依据。对此,张女士完全可以拒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产品责任诉讼的证据要求

    消费者在进行产品责任诉讼时所需满足的证据要求,包括证明产品存在缺陷、损害由产品缺陷造成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消费维权的五种途径,包括协商和解、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消费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 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联系地址

    天津市各区的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和联系地址。文章列出了天津市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和对应的联系地址,以便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此外,还提供了其他相关投诉电话,如环境保护投诉热线、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商品质量投诉热线等。

  • 消费维权协商和解方法是什么

    "此条第1项规定,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便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针对经营者以店堂通知、声明、告示为由,拒不承担责任的行为,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 经营者使用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还生效力吗

    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所列禁止性内容的条款,无论是

  • 律师未履行职责,当事人是否可以索赔
  • 遭遇舌尖上的侵权 消费者当说不
  • KTV不允许带酒水的条款是否属于违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