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检验 >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实施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实施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

时间:2024-11-28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87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

一、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产品范围

根据总局《关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公告》(2014年第26号)和《关于发布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通告》(2014年第8号)的规定,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的范围包括列入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中的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或经分类界定属于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的。

二、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形式审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的形式审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关于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品名举例、产品描述和预期用途等相关内容

1.备案的医疗器械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通过与目录中的“产品描述”和“预期用途”的内容综合判定产品的归属类别。

2.根据所属类别,应直接使用目录中列举的名称,并且产品的“预期用途”应与目录中的相应内容一致。

(二)关于目录中“除外”的和不属于第一类产品的情形

1.目录中有特别注明的情形,如“LED光源除外”等,企业在备案时应予以说明。

2.根据2002版分类目录及相关文件的规定,无菌形式提供的第一类医疗器械不属于备案的范围,而非无菌形式提供的应进行备案。

3.含消毒剂的卫生材料,除特别情形外,按药械组合产品及消毒剂的有关规定执行。

4.根据分类界定文件,某些手术器械应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5.与椎间隙直接接触的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应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三)关于组合包类产品

由需配合使用从而实现某一预期用途的一种以上医疗器械组合而成的产品,若组合中所有产品均为第一类医疗器械,且组合后不改变各组成器械的预期用途,可按照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其产品名称应体现组合特性,名称的组成内容应在相关目录的范围内。

(四)关于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

列入《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中的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备案时使用目录中的“产品分类名称”。其他染色液类和微生物培养基类产品均属于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细胞培养基类产品备案时,应根据产品实际情况参照目录中的培养基产品描述其预期用途。

三、关于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的申请

申请分类界定的,按照相关通知的程序进行。确认为第一类产品的,告知内容应包括产品类别、分类代码、产品名称、产品描述和预期用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2014年9月15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质量检验制度

    质量检验制度,包括检验标准、检验类别、检验方法以及质量奖罚等方面的内容。在检验类别上,包括进料检验、工序检验和成品检验三种。在检验方法上,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制度。同时,还提到了产品签样制度和质量奖罚规定。通过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

  • 建议建立免费质量检验制度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问题奶粉对婴幼儿健康的威胁及现行产品检验制度的不足。针对此,提出了建立免费质量检验制度的建议,包括鼓励消费者举报、设立专家评估组、追踪检验可疑物质、责任与费用分担、法规修订等方面,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婴幼儿的健康。

  • 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

    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其中详细说明了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的申请人和不受理情况,明确了质检机构和质量鉴定组织单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文章旨在加强对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工作的管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我国实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师制度的原因

    中国实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师制度的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对职业资格的统一管理,我国需要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借鉴国际经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进行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少数人员外,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不得自行设置职业资格准入。

  • 产品质量检验程序详解
  • 时事回顾:成都海*王食品有限公司因销售九批次不合格产品被罚款40多万元
  • 医疗器械广告管理办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