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生产经营者而言,消费者往往由于以下原因而成为弱势群体:
1. 消费者权益力量微弱:与大公司、大企业甚至垄断集团相比,个人消费者的经济力量非常有限,导致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能力不平衡。
2. 知识欠缺: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以满足生活需求,而经营者专营特定商品以谋取利润,两者之间存在固有的商品知识差异。加上科技的飞速发展,生产技术和工艺日益复杂,消费者越来越难以判断所购商品的品质,只能全面依赖经营者。
3. 人性弱点: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往往受个人兴趣、虚荣心和侥幸心理等因素影响,缺乏经营者的理性。这些心理弱点很容易被具备现代营销手段的经营者利用,从而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
4. 缺乏组织:消费者力量本来就很弱小,并且一直缺乏组织,无法通过集体行动与经营者组织相对抗,结果成为经济上的从属者,容易受到经营者的侵害。
由于上述原因,现代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在面对强大的经营资本时显得非常无力,少数生产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使消费者陷入财产甚至生命的危险之中。因此,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公平竞争,限制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不正当竞争,必须加以限制和打击。如果任由经营者损害消费者利益,将会损害广大合法、诚实经营者的利益,破坏竞争环境。
2.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供应短缺,消费者很难关注商品质量,也无法对服务状况提出要求。这实际上反映了生活水平的低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满意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想象一下,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没有自由选择,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商店拒绝退换货,甚至受到商家欺骗,他们会有何感受?
3. 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虽然多方面存在,但缺乏对消费者权益的强有力保护、对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严厉打击和惩罚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政府能够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那些依靠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谋取暴利的企业和个人将无法生存。大多数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能得到充分保护,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靠正当经营和竞争提高经济效益的良好商业道德。这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经济效益,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问题。商家承诺的赠品是购物合同中的一项条款,商家需按约定提供赠品并保证质量。如赠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应承担“三包”责任。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采取措施维护权益。商家的赠品行为是附条件赠与行为,如商场违约需承担侵权责任。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范移动、固定电话机消费者投诉处理办法。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消费者因三包问题与生产者、销售者、维修者发生的争议。投诉处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同时,规定了投诉的受理、管理、组织及分支机构设立
经营者应履行的告知义务,包括发现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时应立即向行政部门和消费者报告,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同时,还详述了经营者应遵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各项义务,如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义务、保障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真实信息提供的义务等。此外,还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