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关于二审到死刑复核的时间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如果二审维持了死刑判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规定,应该在作出裁定后的十日内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应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应向高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如果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应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如果不同意,应按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二)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应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
(三)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应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向最高人民法院报请核准。
在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时,应当讯问被告人。
贪污受贿两罪在特定条件下可判缓刑的可能性。根据《刑法》的规定,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等条件时可以判缓刑。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贪污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的不同分为几种情况,并对于多次贪污和特定情形下的处理进行了说明。
被告人林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某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林提出上诉,在林某接到一审判决书的230天内,二审法院既未作出核准死刑的裁定,也未作出二审判决,林某一直羁押在看守所。由于刑事诉讼法没有对死刑复核程序规定复核期限,司法实践中往往将二审程序与死刑复
再审程序,是指为了纠正生效裁判中的错误而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与作出裁判的诉讼程序。提起的理由不同:死刑复核程序是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或第二审人民法院主动将案件报请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而引起,不需要其他理由;再审程序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前提是发现已生效的判决、裁定
对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一般不适用减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相应缩减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低于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被告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限制减刑判决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判处死刑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