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 >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适用及其完善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适用及其完善

时间:2024-08-08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405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及历史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特别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刑法》第四十八条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逐级报送到有死刑核准权的人民法院进行核准的程序。该程序具有以下特点:1. 适用对象单一且特定,即仅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本文主要讨论死刑立即执行的复核程序)。2. 适用时间为一审或二审判决或裁定之后,即死刑判决生效并交付执行的最后阶段。3. 适用方式为下级审判机关依法定条件主动报送,而非由上诉或抗诉引起。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相对于其他刑罚而言,死刑的后果极端严厉且无法变更和弥补。因此,我国设立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保障死刑案件的办案质量死刑复核程序的设立旨在防止错判死刑和误杀无辜,确保司法公正在每个死刑案件中得到体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某年死刑案件的统计数据显示,核准死刑的案件和人数分别占报核案件的76.8%和80.9%,未核准的案件和人数分别占10.1%和7.7%,被发回重审的案件和人数分别占12.9%和11.2%。这表明,判决罪犯死刑所依据的证据存在着排除相反可能性的不足,导致一些被冤判的罪犯被判处死刑并非罕见。因此,死刑判决往往并非绝对确定无疑。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通过死刑复核而改判无罪的案例并不鲜见。2. 最后一道屏障一旦死刑判决发生错误,无法通过司法救济程序加以改正和弥补(至少对于刑罚执行的后果而言)。审判监督程序并不能使错误的死刑判决复活。这种不幸不仅对受害者及其亲友造成伤害,也对整个司法机构的威信以及国家政权的基础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因此,死刑复核程序作为死刑判决和裁定执行前的最后一道屏障,具有十分必要性。

三.死刑复核程序的历史

我国的死刑复核程序源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明确规定了死刑复核程序的具体程序,确保了死刑判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死刑复核程序逐渐完善,保障了死刑案件的办案质量和司法公正的实现。同时,死刑复核程序也成为国际社会对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展现了我国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进步和成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控制死刑的学术主张和立法建议

    控制死刑的学术主张和立法建议。随着废除死刑成为趋势,我国仍有较多的死刑司法现实,学者们开始反思并提出控制死刑的建议。虽然立法扩张增加了死刑适用条文和罪名数量,但司法方式限制死刑的适用成为新的希望。此外,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以集中控制死刑数量

  •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收死刑复核权对于保障人权和提高刑事司法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仅仅回收权力并不足以保障死刑的正确适用,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宪政水平的提高、立法的完善等。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强调落实复核人员的工作责任

  •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及其特点,强调其在保障死刑案件质量和防止无法弥补的错误中的重要性。该程序仅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具有适用对象的单一特定性、适用时间的特殊性和适用方式的特殊性。设立死刑复核程序正是基于死刑的极端严厉且不可逆转的后果,以确保司法公正并

  •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该程序是为了确保判决的准确性并遵守少杀、慎杀的原则。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经过复核程序,该程序包括复核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案件。其特点包括审理对象特定、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所处的诉讼阶段特殊等。启动程序具有自动性,报请复

  • 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依据和职能定位
  • 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序设计和实践运作
  •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位和定性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