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 > 什么是主动投案自首,自首和坦白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主动投案自首,自首和坦白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10-18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411
在平时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听见一句话: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要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就可以认定为自首。那么坦白也算自首吗?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主动投案自首的定义及要件

主动投案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行为发生后、被抓获前,自愿向司法机关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处理的行为。主动投案自首成立的前提条件是犯罪人自动投案,没有这个前提就不能认定为自首。主动投案自首包括以下三种基本情况:

1. 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自动投案

这种情况下,犯罪人在犯罪行为发生后,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犯罪事实。

2. 在犯罪事实已被发现但不知犯罪人是谁的情况下自动投案

这种情况下,犯罪事实已经被发现,但是司法机关还不知道具体的犯罪人是谁。犯罪人在这种情况下自愿投案并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3. 在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已经被发现而司法机关还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自动投案

这种情况下,犯罪事实和犯罪人都已经被发现,但是司法机关还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犯罪人在这种情况下自愿投案并接受处理。

在实践中,以下情况也应视为投案:

  1. 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
  2. 因病、因伤或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通过信函、电话投案;
  3. 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罪行;
  4. 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或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
  5. 犯罪嫌疑人在亲友的规劝下或在亲友陪同下自动投案,或者经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

需要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情况不能认定为自首。

自首与坦白的区别

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广义的坦白包括自首。狭义的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被司法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自首与狭义的坦白的相同之处:

  1. 二者都以犯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
  2. 二者在犯罪人归案之后都能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3. 二者的犯罪人都具有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4. 二者的犯罪人都可以得到适当的从宽处罚。

自首与狭义的坦白的区别:

  1. 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主动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行为,而坦白是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2. 自首的犯罪分子悔罪表现较好,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而坦白的犯罪分子往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被迫认罪,其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大;
  3. 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而坦白是酌定的从宽处罚情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和相关规定。自动投案必须在犯罪嫌疑人尚未归案前进行,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

  • 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法律处罚

    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法律处罚。首先,文章阐述了自首的认定标准和从宽处罚的原则。其次,介绍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处罚,包括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和保险赔偿问题。再次,描述了肇事逃逸造成严重后果的法律处理。最后,针对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情况,文章指出将根据

  • 窝藏吸毒罪的判决依据及处罚

    窝藏吸毒罪的判决依据及处罚。根据《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规定,犯窝藏吸毒罪的人将受到有期徒刑、拘役、罚款等处罚。对于不同的犯罪行为,如单纯的容留行为、以牟利为目的的容留行为以及以贩卖毒品为目的的容留行为,将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最高人民

  • 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

    关于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恐吓行为的定义和类型、处罚以及应对方法。当某人受到恐吓威胁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将进行立案调查。恐吓行为包括死亡威胁、诈弹威胁等,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受害者应了解威胁者的身份和原因,并评估威胁的

  • 挪用公款罪数额巨大标准是多少
  • 打架后多长时间报警有效期
  • 什么是主动投案自首,自首和坦白有什么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