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 > 死刑复核改革的启示

死刑复核改革的启示

时间:2023-09-26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429
死刑案件核准权自2007年1月1日开始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制度重大改革如期实施到位。对于这项工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作工作报告时用了三句话来概括:总体工作进展顺利;衔接过渡平稳有序;案件审判运行正常。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明在接受记者采访、解读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时指出:“2007年,因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量刑不当、程序违法等原因不核准的案件,占复核终结死刑案件的15%左右。”

死刑复核程序成功改革的几点启示

死刑复核程序改革在限制死刑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不核准率达到15%以及死刑缓期执行人数超过立即执行人数等方面。

一、死刑复核程序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法治建设快速发展的必然成果

自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这项改革的实施过程以及相关经验的总结,对于巩固和完善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死刑核准权由最高法院统一行使,这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最高法院授权高级法院行使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以来,许多人就提出的主张。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重大恶性犯罪频发,严打斗争和专项斗争持续进行,加之司法资源匮乏,无法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等原因,死刑核准权由最高法院统一行使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只有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这一目标才能成为现实。这给我们启示,我国现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已经能够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充足的支持。只要是符合司法规律和法治国家建设实际的司法改革事项,都应该并且有能力得到实施。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成功改革是最高法院的满意答卷

死刑核准权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以后,最高法院能否完成这项改革,能否承担这项重大任务,无论在院外还是在院内,都存在着人们的担心和怀疑。然而,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在下级法院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最高法院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了死刑核准权由高级法院多头行使向最高法院统一行使的平稳有序过渡。这确保了死刑复核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并在国际和国内取得了显著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其贯彻落实中央司法改革举措的执行力也是值得称赞的。可以说,最高法院向社会提交了一份满意的司法改革答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包括听取意见、全面审阅案卷等。程序定义上,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复核程序适用范围及组成也有所涉及,处理结果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裁定。

  •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包括一审判决死刑的复核程序、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死刑的复核要求、复核死刑案件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结果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复核过程中的作用。新刑诉法对死刑复核有严格规定,旨在确保司法公正和准确。

  •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死刑复核程序,是对判处死刑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殊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理的对象仅是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案件,包括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目前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于死刑案件核准权的掌握应是: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依法

  • 我国死刑复核现状的反思

    一方面将死刑对象严格限制为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排除适用死刑、严格限制适用死刑的罪种和执行制度,另一方面创造性地设置死缓制度,赋予“死刑不死”的新涵义,并在审判程序上设置特殊的死刑复核制度,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

  • 死刑复核程序是怎样的
  • 报送死刑复核需要哪些材料
  • 死刑复核程序审判员有几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