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 > 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不能合并适用

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不能合并适用

时间:2024-05-29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458
由于刑事诉讼法没有特意强调死刑复核庭应与二审合议庭分开,司法实践中,大多将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二为一。这是忽视二审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的独立诉讼价值、忽视被告人的权益保护的表现,这个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程序正义的实现,影响审判的公信力。

问题的提出

被告人林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某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林提出上诉,在林某接到一审判决书的230天内,二审法院既未作出核准死刑的裁定,也未作出二审判决,林某一直羁押在看守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审结,最晚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在特定情况下,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一个月,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由于刑事诉讼法没有对死刑复核程序规定复核期限,司法实践中往往将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并适用,因此对于林某在看守所被羁押的230天是否属于超期羁押,存在分歧意见。

将两个程序合并适用的弊端

由于刑事诉讼法没有像发回重审的案件那样规定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没有特意强调死刑复核庭应与二审合议庭分开,司法实践中,大多将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二为一。一审判死刑的案件一旦因上诉或者抗诉进入二审程序,二审法院一般都将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并进行,作出的裁定既是终审裁定同时也是复核死刑程序的裁定。这是忽视二审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的独立诉讼价值、忽视被告人的权益保护的表现,这个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程序正义的实现,影响审判的公信力。

由于刑事诉讼法对于死刑复核程序没有规定期限,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并适用,往往导致超期羁押,这暴露了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并适用的弊端,也向我们敲响了严格依法办案的警钟,尖锐地提出了两个程序合并适用与法理的矛盾之处,我们必须正视与法治精神相悖的这一程序性问题,强化程序法治意识,通过程序公正确保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笔者认为,二审法院对于死刑案件不按二审程序的时间规定作出终审判决,属于超审限的行为,如被告人在押,就应属于超期羁押。

首先,从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的关系来看。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死刑案件设立复核程序的目的是坚持少杀、慎杀,防止错杀,即使经过二审终审判决死刑的案件也不能立即执行,还要经过复核程序后才能报经有权签发死刑执行命令的机关批准下达死刑执行命令后执行。如果将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不加区分地合并适用,实际上是将两个程序合为一个程序适用,这样执法显然是不严肃的。从死刑复核程序的纠错功能角度讲,由原二审合议庭人员继续进行死刑复核程序是有违立法本意的,二审合议庭人员的先入为主必然影响死刑复核程序纠错功能的有效发挥,导致死刑复核程序形同虚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控制死刑的学术主张和立法建议

    控制死刑的学术主张和立法建议。随着废除死刑成为趋势,我国仍有较多的死刑司法现实,学者们开始反思并提出控制死刑的建议。虽然立法扩张增加了死刑适用条文和罪名数量,但司法方式限制死刑的适用成为新的希望。此外,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以集中控制死刑数量

  •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收死刑复核权对于保障人权和提高刑事司法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仅仅回收权力并不足以保障死刑的正确适用,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宪政水平的提高、立法的完善等。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强调落实复核人员的工作责任

  •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及其特点,强调其在保障死刑案件质量和防止无法弥补的错误中的重要性。该程序仅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具有适用对象的单一特定性、适用时间的特殊性和适用方式的特殊性。设立死刑复核程序正是基于死刑的极端严厉且不可逆转的后果,以确保司法公正并

  •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该程序是为了确保判决的准确性并遵守少杀、慎杀的原则。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经过复核程序,该程序包括复核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案件。其特点包括审理对象特定、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所处的诉讼阶段特殊等。启动程序具有自动性,报请复

  • 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依据和职能定位
  • 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序设计和实践运作
  •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位和定性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