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是规范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权威性标准,也是衡量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的尺度。然而,从目前证券市场多数审计失败事件看,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和执业注册会计师都没有很好地遵循这些准则,没有认真履行应有的审计程序,审计风险意识淡薄,审计工作具有很大随意性。
1. 多层次复核制度未严格执行。虽然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多层次复核制度,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敷衍了事,没有真正照章办事。
2. 重要审计领域缺乏经验丰富的人员。会计师事务所普遍按照会计报表科目分配审计任务,导致重要的审计领域被分配给缺乏经验的人员。
1. 缺乏完整的审计计划。对于常年老客户,会计师事务所往往不编制完整的审计计划,对于变更主营业务等重大事项也没有足够重视。
2. 缺乏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前应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但目前很多注册会计师未能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情况及其业务。
1. 缺乏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目前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出于对客户的信赖,或为减少麻烦,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也未要求被函证公司将回函直接寄送会计师事务所。
2. 缺乏对证据真实性的判断。对于非常重要的审计证据,有时未能进行详细的替代性测试程序或采取间接函证方式,导致无法排除伪证。
1. 缺乏对重要财力指标的分析。很多会计师事务所未能通过分析性复核对公司重要的财力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导致无法发现异常。
1. 利用专家工作不够充分。由于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等原因,目前利用专家工作还远远不够,导致审计失败屡见不鲜。
1. 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的了解不足。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前应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但很多注册会计师未能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经营环境。
在遵循独立审计准则时,应注意建立严密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改变注册会计师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重视对国家宏观经济和行业的研究,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并深入了解其业务。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独立、法规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和技术落后。完善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