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怎么组织公司的薪酬审计

怎么组织公司的薪酬审计

时间:2020-05-2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648

如果审计人员考虑不周、组织不力,实施薪酬审计时就会遇到不小的矛盾和麻烦。例如:主要领导对薪酬审计的目的认识不清;被审单位(指人力资源部)有抵触情绪,提供资料不完整,对审计意见不及时做出答复;参审人员发现自身薪酬待遇和他人相比较低时,因不满情绪导致保密信息泄露等等都会影响审计效果。

涉密条件下如何组织薪酬审计,笔者认为关键是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通过实施严格的保密措施防范和化解泄密等问题的产生:

一、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要正确理解薪酬保密制度和薪酬审计

大多数中小企业实行薪酬保密制度,是在无法确定现行薪酬制度公平程度的情况下,回避薪酬的公平性问题,从而减少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这样做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可以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护员工的个人权益,使相对高薪者免受他人的排挤刁难,相对低薪者也不会被人轻视。缺点是薪酬调整不公平、不透明导致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降低,影响企业和员工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实施薪酬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弊端。

二、要有充分和明确的授权

由于薪酬审计的特殊性,企业内部政治生态的复杂性,决定了薪酬审计必须有企业主要领导(如董事长)或审计委员会的充分授权,包括审计目的、审计范围、被审计单位应提供的资料等等,并召开相关部门特别会议予以明确。特别是审计目的要明确,是审计企业薪酬政策执行的合规性、还是审计企业薪酬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或者两者兼具,因为合规性审计和合理性审计的要求不同,合规性审计关注工资分配流程是否符合现行制度,而合理性审计关注现行工资分配制度、绩效考核标准是否合理、分配结果是否公正。显然,合理性审计对审计的深度和广度要求更高。

三、要明确审计方式

可以选择由内审部门亲自实施审计,也可以选择审计服务外包。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审计成本较低,后者能够更好的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防范审计风险。

四、要制定严格的保密措施和操作规程,严守审计职业道德

1.审计前与被审计单位(人力资源部)讨论保密信息的接触问题。例如,人力资源部先将涉密数据调整,涉密的具体部门和人员的名字可用代号进行处理;将薪资审计竖向进行,使每个人尽可能少接触单个人的全部薪资信息,比如基本工资和奖金分开审计;涉密资料不得拷贝和带离人力资源部等等。

2.配备必要的审计人员,并签订保密协议。例如,审计人员的人品和职业操守必须适应保密事项审计;对中高层员工薪酬的审计必须由相应级别的审计人员(审计委员会成员)实施。

3.必要时限制审计范围。如果由内审部门实施薪酬审计,则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自身的薪酬将不列入审计范畴;如果仅实行薪酬合规性审计,则各项考核结果以人力资源部为准;如果实行薪酬合理性审计,则可对考核标准和结果的公正性进行适当评估。

4.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预计和拟定应对方案。如对审计期间薪酬泄密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对员工不满情绪的处理等等。

最后,实施薪酬审计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能力。从审计计划、实施到报告阶段,审计主管都要和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及时向企业主要领导汇报审计情况,争取领导的重视和同僚的支持理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审计方法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独立、法规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和技术落后。完善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原因分析
  • 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
  •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