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评价时,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真实性评价即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资产负债权益事项及相关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存在。评估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真实问题应负有责任。
合法性评价即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资产负债权益事项及相关经济活动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评估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负有责任。
有效性评价即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资产负债权益事项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评估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差应负有责任。
在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有效性评价的基础上,将反映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相关指标进行集中评价。评价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责任。
在对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责任。
在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进行评价时,应评估其在任职期间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和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等问题的主管责任。评价的重点包括:
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侵占资产行为、违反廉政规定行为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评价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责任。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过程。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并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同时,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调查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的情况。此外,还抽查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条件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处理。终结审计主要侧重于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效益及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等方面进行审计,从而对项目负责人的管理绩效作出评价。
审计评价要依据审计报告所列的事实进行,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评价。首先,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必须依据经审计查证的客观事实作出;其次,审计查证的事实必须足以证明所作出的审计评价;再次,作为审计评价依据的审计证据必须有效,即证据本身必须符合法定或规定的要求,证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经济指标很多,但评价时一定要限定在反映“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这个范畴。对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评价,主要应对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额、人均费用比率、招待费支出比率、违规金额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进行评价。对被审计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