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评价时,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真实性评价即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资产负债权益事项及相关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存在。评估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真实问题应负有责任。
合法性评价即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资产负债权益事项及相关经济活动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评估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负有责任。
有效性评价即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资产负债权益事项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评估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差应负有责任。
在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有效性评价的基础上,将反映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相关指标进行集中评价。评价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责任。
在对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责任。
在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进行评价时,应评估其在任职期间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和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等问题的主管责任。评价的重点包括:
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侵占资产行为、违反廉政规定行为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评价的重点包括:
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负有责任。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处理。终结审计主要侧重于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效益及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等方面进行审计,从而对项目负责人的管理绩效作出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经济指标很多,但评价时一定要限定在反映“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这个范畴。对行政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评价,主要应对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额、人均费用比率、招待费支出比率、违规金额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进行评价。对被审计领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好坏事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因而被审计者十分关注审计的评价,会提出一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绝不能一味地满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要求或以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领导干部感情好坏,以感情论功过,作出不符合实际的评价而增大审计风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