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如何破除审计评价的拦路虎

如何破除审计评价的拦路虎

时间:2024-07-16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19

审计评价中的客观公正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被审计者对审计评价非常关注,并提出一些要求。然而,审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要求,也不能根据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关系来评价,从而增加审计风险。审计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以审计事实为依据,不受任何外界影响,不附加主观成分,根据客观事实做出公正的评价。

一忌感情用事,要客观公正

审计人员在审计评价中不能满足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要求,也不能根据与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关系来评价,从而增加审计风险。审计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以审计事实为依据,不受任何外界影响,不附加主观成分,根据客观事实做出公正的评价。

二忌空洞无物,要力求具体

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应避免使用大话、套话和空话连篇的评语。这些没有说服力的评价,如"出色地完成了经济指标"、"建立了内控制度"、"加强了管理"等,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审计评价应坚持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可靠数据和客观事实,采用写实和量化的方法进行评价,力求具体可信。

三忌界限不清,要实事求是

审计评价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也不能笼统地进行评价。审计评价必须限定在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不可增大时间跨度和本任领导工作的范围,也不可将所有成绩归功于一届领导的政绩,或将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归责于一任领导而作出不切实际的评价。审计评价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划清前任与后任的责任和政绩,客观真实地评价领导任期的经济责任。

四忌责任不明,要是非分明

在审计评价中,应明确指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不足或突出问题应由谁负责,负什么样的责任。既要划清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又要区分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还要分清客观失误和主观故意。审计评价应明确领导应负的责任,旗帜鲜明地分清责任。

五忌主观武断,要慎重结论

审计评价应充分听取被审计对象的陈述和申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作出客观的评价,避免主观臆断和不切实际的评价。审计评价应坚持慎重、稳妥的原则,基于事实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符合实际的结论。对于一时搞不清的问题,应保留意见,以确保审计评价的正确性和稳妥性。

六忌超越范围,要依规办事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不能超越权限和范围来评价经济责任以外的事项。审计评价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只能就经济责任作出客观评价,对相关责任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七忌言过其实,要恰如其分

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注意用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审计评价不能言过其实,不能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同时,也不能为了照顾被审计领导的情绪和要求,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对于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应准确定性和正确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审计方法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独立、法规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和技术落后。完善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 未按期限完成工程审计怎么处理
  • 审计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 如何破除审计评价的拦路虎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