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的咨询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多种行政处罚。其中,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规定。法律可以设定行政处罚法中明确规定的7种行政处罚,并且还可以设定行政处罚法中未列明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设定。这是法律的专属权力,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无权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对于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未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但未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给予行政处罚。
当事人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并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若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若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折抵相应罚金。
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上述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若违法行为具有连续或继续状态,则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及部分省市人民政府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这些权限包括规章制定具体规定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以及在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下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进行规范,但范围和种类受到严格限制。对于规章设定行政处罚的讨论存在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需自行申报个税,未履行申报义务将承担法律责任。未造成税款流失的,可处以罚款;造成税款流失的,需追缴税款并罚款。故意不如实申报导致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偷税数额的不
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关系。行政处罚针对违法行为,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民事赔偿是对违法行为造成的侵害进行的经济补偿。针对殴打或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行政处罚有明确的处罚标准。同时,存在某些情形会加重行政处罚。除了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还需进行民事赔
行政处罚信息的保留期限和保密性,以及行政处罚的原则、依据和类型。行政处罚信息需长期保存,但保密性受到保护,只有特定机关和律师可查询。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相符。我国规定的行政处罚类型包括警告、罚款、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