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主体 > 浅析中国行政复议前置范围

浅析中国行政复议前置范围

时间:2023-12-31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8102

行政复议前置程序的设置及其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行政复议制度是一种行政救济方式,旨在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然而,近年来的实际施行情况表明,行政复议制度并未完全达到既定效果。本文将从分析行政复议前置程序的设置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入手,重点介绍了美国和德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及其特点,并具体论述了我国扩大行政复议前置范围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了对今后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中关于行政复议前置问题的规定

(一)行政复议前置的具体含义

行政复议前置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在寻求法律救济途径时,应当先选择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而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经过行政复议之后行政相对人对复议决定仍有不同意见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我国现行行政复议法中对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及内在原因

我国《行政复议法》中关于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主要是指对自然资源的确权类争议做了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此外,在其他法律、法规中也有关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降低相对人的诉讼成本,减轻诉累,并根据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职能的区别来合理分工。

二、行政复议前置程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扩大行政复议前置范围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扩大行政复议前置范围可以减轻相对人的诉讼成本,缩短问题解决的时间,符合行政复议制度便民的一般原则。其次,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行为具有专业性和专门性,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特定行政行为引发的争议。最后,行政复议前置可以减轻法院的负担,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同时保证法院审判的公正性。

三、借鉴美国和德国的行政复议制度

美国和德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具有一定的特点,可以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美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注重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通过内部机构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德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则注重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协商和解决争议的方式,强调行政机关的责任和义务。

四、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的建议

针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扩大行政复议前置范围,减轻相对人的诉讼成本,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2.加强行政复议机关的专业性和专门性培训,提高行政复议决定的质量和效率;3.加强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沟通和协商,解决争议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4.加大对行政复议制度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综上所述,行政复议前置程序的设置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该扩大行政复议前置范围,借鉴其他国家的行政复议制度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以更好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行政复议前置监督范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专利行政复议的定义

    专利行政复议的相关内容。专利行政复议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与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的争议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行为。申请复议需满足条件:主观认为权益受侵犯,并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15日内提出。复议由申请人启动,不能由国务院专利

  • 行政主体的重要性及其在行政法中的应用

    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行政机关存在职责不明确的现象,确定行政组织的主体资格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必要条件。行政主体的概念在行政活动中具有实践意义,它能确定行政行为的效力和行政诉讼的被诉人,保证行政活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 市场管理费纠纷案件中的行政复议问题

    一起市场管理费纠纷案件中的行政复议问题。某市场管理方起诉要求市场内公司支付管理费,后者则提出管理方不具备主体资格进行抗辩。复议机关在受理复议申请后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关于调查反馈函是否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存在争议。最终复议机关决定受理复议申请并撤销了调查反

  • 地方性法规备案规定

    地方性法规备案的详细规定。其中,规定了哪些单位有备案义务,规范性文件的定义和范围,备案审查和监督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备案的具体要求和审查内容,以及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报备单位的责任。此外,还明确了如何反映问题和报备处理结果报告的要求。

  • 税务行政复议前置条件
  • 拆迁是否需要复议前置
  • 工伤认定异议的话应该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