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法性原则,又称为依法行政原则或行政法治原则,是指所有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行政法律的规定。根据这一原则,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任何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都不得享有法外特权。同时,越权行为被视为无效行为,而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应当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一切行政违法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它要求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和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违法行政行为应根据法律进行追究,而违法行政主体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1. 实体合法:任何行政职权的存在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行政主体不得自行设立行政权力,也不能超越自身的职权范围行事。
2. 程序合法: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并遵守法律的规定。行政主体不仅要遵守实体法规范,还要遵守程序法规范。
3. 法律依据: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委托和运用都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并符合法律的宗旨。
根据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要求,任何违法行政行为都必须追究责任,违法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复议中申请人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填写复议申请书、执行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协助调查取证和履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复议决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的具体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理和决定等步骤。
行政复议决定的强制执行程序。当被申请人不履行生效的复议决定时,行政复议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应责令其履行。若申请人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机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复议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在不同情况下,按照特定规则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如
劳动局处罚行政复议的相关法律流程。当劳动局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时,应在三十日内答复。行政复议机关需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依法处理或转送其他机关处理。同时,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会提出审查意见,经同意或讨论后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包括维持、履行职责、
涉外行政诉讼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原告或第三人为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依法我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审查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判断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作为相对人的主张是否妥当,并作出裁判的诉讼。对等原则是指外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