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法性原则,又称为依法行政原则或行政法治原则,是指所有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行政法律的规定。根据这一原则,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任何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都不得享有法外特权。同时,越权行为被视为无效行为,而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应当导致相应的法律后果,一切行政违法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它要求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和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违法行政行为应根据法律进行追究,而违法行政主体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1. 实体合法:任何行政职权的存在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行政主体不得自行设立行政权力,也不能超越自身的职权范围行事。
2. 程序合法: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并遵守法律的规定。行政主体不仅要遵守实体法规范,还要遵守程序法规范。
3. 法律依据: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委托和运用都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并符合法律的宗旨。
根据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要求,任何违法行政行为都必须追究责任,违法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复议审查合法性的三个要素。首先,行政机关必须行使法定职权,其设立、变更、撤销及职权范围需遵循法律、法规。其次,具体行政行为的客观事实需清楚、证据需确凿。最后,具体行政行为需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复议改变是否能加重行政处罚的问题。规定行政复议机关不得对申请人作出更为不利的复议决定,不得针对同一事实加重处罚。同时,如果发现其他违法行为,应移交相应的有权机关处理。此法律适用于中国,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复议中调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虽然起初行政复议案件不适用调解,但随着行政复议实践的发展,调解在行政复议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对于自由裁量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可以接受行政复议机关的调解。调解在行政复议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已成为某些
行政复议和解的法律规定和要求。行政复议和解适用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和解需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协议,并经过准许。和解应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遵守法律精神和原则,不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