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责任 > 收取商品房需要注意什么

收取商品房需要注意什么

时间:2024-01-20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975
如今房产纠纷不断,买房的人稀里糊涂的交了钱,但是收了房以后发现房子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再去找开发商解决为时已晚。小编总结了商品房收房要注意的八大事项,业主在收房时就要注意八项问题,将一切房产纠纷扼杀在摇篮中。

注意一:房款结算及交房时间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应明确房款的结算方式和交房时间。一般情况下,买房人需在房款结清后方可交房。如果买房人未能在约定时间内结清房款,开发商有权推迟交房时间。

注意二:物业费管理

2.1 物业费上涨问题

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通常由开发商选聘的物业管理公司承担,并签署《前期物业管理协议》。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可要求开发商提供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协议,并在购房合同中约定物业费相关事项。这样,即使收房后物业费上涨,购房者也可以依据约定向开发商提出质疑。

2.2 物业费支付方式

购房者在支付房款后,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公司会要求业主缴纳物业费,并要求一次性缴纳一年的物业费才能交付钥匙。然而,《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物业不得一次性预收一年或多年的物业费,而应按月、按季度或按年度计算,并最多可预收半年的物业费。

注意三:契税缴纳及协议签订

契税缴纳是开发商与业主之间常见的争议点。开发商通常要求按揭购房者缴纳契税、交易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否则不办理入住手续。原因是在房产证下来之前,开发商需为按揭购房者承担阶段性连带保证责任。为解决此问题,业主与开发商可签订协议,明确双方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以约束对方。

注意四:先验房后办手续

部分开发商存在先让业主交费、办手续后再验房的违规做法。购房者有权要求先验房再交房,并在验房单上记录发现的任何问题,要求开发商签收并解决。这样可以避免开发商逃避责任,减少因房屋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纠纷。

注意五:集体收楼与律师指导

购买商品房的业主可以联合其他购买同一楼盘房屋的业主一起收房,以免个人因专业知识不足而被开发商欺骗。当业主人数足够多时,可以共同出资聘请律师指导收房,不仅可以弥补个人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还能引起开发商的重视。

注意六:解决配套问题

房屋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开发商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如果房屋主体质量有问题,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退房;如果房屋仅有轻微问题,如灰尘、细微裂缝等,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进行修补;如果房屋的配套设施或空气质量存在问题,购房者可以与开发商签订协议,先收房,然后要求开发商解决这些问题。

注意七:投资买房考虑租金损失

某些购房者购买房屋并非自住,而是出租以赚取租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房屋存在一些小的质量问题,购房者可以计算租金损失与修补费用的比较,如果租金损失远大于修补费用,可以先收房并出租,然后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证合同生效的要件及债权债务责任承担关系

    保证合同生效的要件以及债权债务责任承担关系。针对保证合同是否需要债务人同意才能生效,存在不同意见。笔者认为,保证合同的生效不以债务人的同意为生效要件,但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尽管保证人未经债务人同意的担保不能依据保证合同求偿,但可以以

  • 共同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

    共同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的问题。共同保证人应按照合同中约定的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的,债权人可请求任意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不承担责任的情形包括新贷偿还旧贷、债权转让和债务人转让部分债务未经保证人同意等。担保期限有约定的按约定

  • 卸货员受伤乙公司要承担责任吗

    卸货员受伤后乙公司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卸货员从事的卸货工作是本职工作内容,与乙公司未形成临时雇佣关系,因此乙公司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装卸工受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责任归属,如果是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受伤,用人单位应该承担工伤保险

  • 连带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要应该注意哪些

    连带担保人在承担保证责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保证人需要承担还款责任。连带担保人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连带责任保证条款。此外,讨债时需要的证据包括欠条、人证以及对方财产证据等。在司法实践中,债权人需要搜集

  • 民法典如何变更保证责任期限
  • 民法典履行保证责任后是否取得优先受偿权
  • 民法典质押属于保证责任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