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拆除可以吗
时间:2024-04-10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强制拆除的合法性和程序
一、行政强制拆除的定义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情况,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公告并要求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拆除。如果当事人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又不自行拆除的话,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进行强制拆除。
二、行政强制拆除的条件
根据《条例》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的规定,行政强制拆除和司法强制拆除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 必须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已作出的房屋拆迁裁决为前提,没有拆迁裁决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强制执行程序。如果拆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反悔,只能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安置补偿和强制执行问题。2. 拆迁人必须已按照拆迁裁决确定的内容向被拆迁人提供货币补偿或安置房屋、周转房。如果被拆迁人拒绝接受,拆迁人可以申请提存。3. 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是否正在准备或进行与拆迁许可证或房屋拆迁裁决有关的诉讼,不影响对争议房屋进行强制拆迁。4. 如果被拆迁房屋属于保护性文物等,属于事后不能补救的情况,也不能进行强制拆迁。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能启动强制拆迁程序。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可以向市、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强制拆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强制拆迁。
三、行政强制拆除的程序
1. 政府作出责成决定后,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提前15天通知被拆迁人,并进行宣传解释工作,尽量动员被拆迁人自行搬迁。2. 如果被拆迁人在公告指定的期限内仍未自行搬迁,执行人员才能正式实施强制搬迁。3. 在实施强制拆迁时,应组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被拆迁单位负责人到现场作为证明人,并由公证部门对被拆迁房屋及其内部物品进行证据保全。被执行人应当到场,如果拒不到场也不影响执行机关的执行。4. 拆迁房屋证据保全时,公证机关应通知被拆迁人到场,如其拒不到场,应在笔录中记明。公证员应组织对所有物品逐一核对、清点、登记,分类制作册子。并记录活动的时间、地点,由公证员和在场人员核对后签名。被拆迁人拒绝签名的,公证员应在记录中记明。5. 清点登记后,物品应运至指定地点,交给被执行人接收。如果不能立即交给被拆迁人,拆迁人应将物品存放在合适的仓库,并制作通知书,通知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领取物品。逾期不领取的,拆迁人应办理提存。6. 腾出的房屋应由裁决机关接收。以上是行政强制拆除的合法性和程序,市、县人民政府是决定行政强制拆除的机关,必须依法审查申请并正确执行,否则强制拆除将是违法行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购买经济适用房贷款所需材料清单
购买经济适用房所需的贷款材料清单及申请条件。购买经济适用房需准备家庭户籍证明、家庭年收入证明和购房申请书等材料。同时,介绍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中关于申请购买的条件和审核程序。另外,还强调了购买经济适用房时的注意事项,包括地理位置、户型选择和购房合同
-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含义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和行政强制措施的含义及区别。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行政机关在证据可能灭失或难以获取时采取的措施,旨在更好地获取证据;而行政强制措施则是制止违法行为、避免危害等的暂时性控制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控制方式、行为性质和功能设定不同。证据先行登记保
-
旧城改造和棚改的区别
旧城改造和棚改的区别及补偿标准。旧城改造主要针对申请拆除重建的旧住宅区,遵循自愿原则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棚改则针对老旧住宅区,以政府主导为主,可强制执行。两者在运作模式、强制性、配建要求等方面存在不同。补偿方面,旧城改造和棚改都有明确的补偿标准,包括房
-
如何申请成为人民陪审员
如何申请成为人民陪审员的流程。符合条件的公民可通过个人申请或组织推荐方式申请,需经过司法行政机关、基层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的资格审查,并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审查起诉的定义、作用、期限要求和人民陪审员就
-
违法强拆怎样追究责任?
-
补偿不合理不搬迁会怎样处理
-
河南省农村老旧房产可以强制征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