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笔借款在约定期限届满后,张某没有如约偿还,王某遂于2009年8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保证人李某代张某偿还借款的本金及利息。
李某辩称,自己只有在张某无能力偿还该借款后,才为其偿还借款。张某现在仍有可以偿还借款的财产,王某应起诉张某而非起诉他,且借款期限已届满,王某已无权请求自己赔偿,因此请求法院驳回张某的诉讼要求。
人民法院根据张某与王某签订的保证合同认定李某的保证方式是连带责任保证,而非一般保证,未超过保证期,遂判决李某偿还该笔借款。
根据《担保法》规定,保证人的保证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
一般保证是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起诉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享有先诉抗辩权。当保证合同约定采用一般保证方式时,必须明确约定,否则会被推定为连带保证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中,债务人和保证人的责任没有先后之别,只要债务人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就可以在保证期间内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履行债务。
保证期间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不同,保证期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期间关于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保证期间可以由当事人自由约定,若未约定,则推定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若约定中含有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为止的内容,视为约定不明确,推定为2年。
在本案中,由于李某没有明确约定保证方式,法院推定其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推定为6个月,即在2009年9月之前,王某有权请求李某承担保证责任。因此,法院判决李某承担还款责任。
该案提醒我们,在进行保证活动时,必须明确区分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担保法第十八条关于连带责任保证的定义和规定。连带责任保证是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清偿,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清偿的担保形式。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加重了保证人的负担,但对债权人更为有利。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主债务履行期限和主债务人的
保证责任的免除情形。首先阐述了保证合同未成立的情况,包括主合同尚未成立和保证合同不具备依法成立的形式要件。其次,介绍了保证违反禁止性规定的情况,包括国家机关所提供的保证等明确禁止的情形。在这些情况下,保证人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人在保证合同中的作用、担保范围、保证人资格的特殊规定、可充当保证人的类型以及保证的方式。担保人在债务到期债务人无法偿还时,需承担偿还责任。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等。不同形态的组织和个人在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可充当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
《民法典》中关于保证责任免除的规定。在一般保证中,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此外,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同样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保证合同的形式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