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国家设立了公务员职务序列,包括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模设置确定。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包括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由国家依法另行规定。各机关根据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数和结构比例,设置本机关公务员的具体职位,并确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
根据人民警察、海关、驻外外交机构公务员的工作特点,设置与其职务相对应的衔级。
根据公务员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确定公务员的级别应考虑以下条件:
根据领导职务或非领导职务确定级别。
根据职位的责任大小和工作难易程度确定级别。
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工作资历包括任现职的时间和工作年限。这些条件在确定公务员级别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职务决定了公务员所在的级别范围。在其职务级别范围内,德才表现优秀、工作实绩突出、任现职时间和工作年限较长的公务员可以确定较高的级别。
公务员工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奖励工资、工龄工资等。
有些单位的工资表还包括生活补助和各项津贴等部分,具体数额因单位和城市而异。工资册子上的数额与实际到手的数额可能不同,因为册子上的数额已扣除了公积金、医疗保险等项目。
我国公务员交流制度的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包括调任和转任两种方式,并与国有企业及不参照该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交流。公务员交流应遵循优化配置、效益合理、服从组织及依法原则,旨在提高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效率并促进人才发展。
公务员免职的相关事由。在《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中规定,公务员会因为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不能胜任工作或拒绝调整工作等情形被免职。关于公务员辞职后能否再考,试用期辞职较为自由,正式期辞职需遵守《公务员法》。录取公示后辞职需谨慎,特定情况下不得提出取消录用
公务员在采取强制措施期间关于保险缴纳的相关问题。劳动者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时,用人单位会停发工资并停止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公务员在不同情境下被采取强制措施,其工资待遇会有相应处理,如停发、按原基本工资的70%计发生活费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公务员受到刑事
法院工作人员违反职务行为的处理规定。对于违纪违法获得的职务等,应建议有关单位纠正或撤销。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公务员行政处分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