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管辖是指法律规定某类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无权管辖,当事人也不能协议变更管辖的情况。在我国,专属管辖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不动产指的是不能移动或移动后会降低或丧失价值的财产,如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房屋、森林、草原、河流等。
1.排他效力
当法律规定某类案件专属于某一或几个法院管辖时,意味着只有这些法院有权受理和裁判这类案件,其他法院无权管辖,当事人也不能向其他法院提起诉讼。排他效力是相对于法院而言的。
2.排除效力
排除效力是指排除当事人以协议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力。专属管辖的案件不允许当事人通过协议的方式改变管辖权。
与专属管辖相对的是任意管辖,法律允许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但专属管辖事关公益,不允许当事人通过协议管辖来改变专属管辖。
3.限制效力
专属管辖对牵连管辖有限制。牵连管辖是指对某一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因另一案件与该案件存在牵连关系,而对另一案件一并管辖和审理。
4.职权审查效力
法院只有在对受理的案件有管辖权时,才能对案件作出实体判决。如果法院发现自己没有管辖权,应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主动关注专属管辖,并在发生疑问时进行审查。
5.撤销效力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法要求法院在受理上诉案件时审查下级法院是否遵守了专属管辖的规定,如果发现违反了专属管辖规定,应撤销判决,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
6.拒绝承认效力
专属管辖体现了国家在司法方面的主权,拒绝承认外国法院对专属管辖案件的裁判。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包括行政主体独占行使管辖权、便利行使管辖权和有效行使管辖权的原则。同时,也阐述了确定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原则,县、市级行政主体处理行政事务为主,省级以上行政主体进行业务政策领导,并存在例外情形应以法律、法规为准。
协商管辖的限制,包括适用案件类型、适用审级、表现形式和法院选择等方面的限制。协商管辖仅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合同纠纷,并且必须以书面协议的方式进行。同时,协商管辖必须符合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选择的法院必须在特定范围内。此外,还介绍了协商管辖的概念及相
有效的协议管辖条件,包括纠纷范围限定为合同纠纷引发的诉讼、法院选择需与合同有实际联系且从五类管辖法院中选择、适用范围限定为第一审民事案件、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以及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书面协议。
专属管辖这一概念,它是指法律规定的某些特定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不允许其他法院处理或当事人协议变更。具体涉及不动产纠纷、港口作业纠纷和继承遗产纠纷等类型的专属管辖。不动产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港口作业纠纷由海事法院管辖,继承遗产纠纷则由被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