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核心任务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首先明确证明对象。只有明确了证明对象,才能进一步明确由谁负责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举证责任)、如何进行证明(证明程序)、证明到何种程度为止(证明标准)。也只有明确了证明对象,取证、举证、质证和认证等一系列证明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
行政诉讼的核心内容是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行政诉讼全部证明活动的中心,行政诉讼的全过程都要紧紧围绕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来进行。
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要求其在实体和程序上均合法,因此,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既包括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实体法事实,也包括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程序法事实。
在行政诉讼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人民法院和被告一起来审查原告的现象。然而,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并不仅限于相对人是否有违法行为。即使相对人有违法行为,也不能完全证明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如果将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仅仅理解为相对人是否有违法行为,就会导致行政诉讼的变形,使审查被告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核心任务被“偷换”为审查原告行为的违法性。
中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主要讨论了第三人对原告起诉期限异议的举证责任。文章指出,在行政诉讼中,起诉期限的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被告搜集证据的限制问题,认为《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的限制主要是针对被告
民事和行政诉讼中的费用问题,包括财产案件和非财产案件中的受理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如勘验、鉴定、公告、翻译等。当事人还需支付申请执行费和执行中实际支出费用,包括执行人员的差旅费用等。异地调查取证和调解时也会产生差旅费用,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或法院决定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期限、适用范围、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涉及已立案的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申请要求以及联系方式等。申请人需明确提出复议请求并提供相关事实根据和理由,留下有效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行政复议机关核实情况。复议机关以收到申请并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