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证据的保全条件有哪些

行政诉讼证据的保全条件有哪些

时间:2024-03-29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455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及其种类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的概念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是指在行政诉讼中,当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时,人民法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制作笔录、绘图、拍照、录音、录像、提取并保管有关证据等,以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一种诉讼行为。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的条件

申请行政诉讼证据保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证据具有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特点;2. 申请的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相当的关联性;3. 申请人必须在举证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4. 如果法院认为需要提供担保的,申请人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的种类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证据保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作笔录:对相关人员的陈述、证人的口供等进行书面记录,以保留证据内容;2. 绘图:通过绘制示意图、平面图等方式,将与待证事实有关的地理环境、空间布局等进行可视化呈现;3. 拍照:利用摄影技术对与待证事实有关的场景、物品、人员等进行拍摄,以留存物理证据;4. 录音:使用录音设备对与待证事实有关的口头陈述、会议记录等进行录音,以保留证据的原始状态;5. 录像:通过录像设备对与待证事实有关的视觉内容进行录制,以保存证据的真实情况;6. 提取并保管有关证据:将与待证事实有关的文件、物品等提取并妥善保管,以确保证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的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行政诉讼中申请证据保全。同时,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可以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起诉前对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材料进行提取保存或者查封,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行政诉讼证据保全,可以有效保护证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确保公正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 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的区分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传来证据)的区分。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比派生证据更可靠。法律依据方面,我国三部诉讼法均规定了证据的分类,包括物证、书证等,这些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 纪检委立案后的处理程序

    纪检委立案后的处理程序。纪检委在立案后,成立调查组对涉案人员进行调查,收集证据和听取意见。完成调查后,支部大会作出处分决定,涉及行政处分的还需单位行政会议提出意见。复议和上报后,案件将移送审理,最终下发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纪检委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

  • 行政申诉的胜诉概率

    行政申诉的胜诉概率。文章指出,胜诉概率取决于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以及是否有新证据出现。在良好的司法环境下,若无新证据,原始判决一般不会被撤销。申诉过程中可以请律师提供帮助,律师可代理民事和经济案件。对于非诉讼上的申诉问题,可以通过调解和仲裁解决。申诉

  • 轻微伤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
  • 律师被行政拘留的处罚
  • 法院搞错把我纳入失信人怎么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