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证据的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吗

行政诉讼证据的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吗

时间:2020-05-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459

一、行政诉讼证据 

所谓证据,即为证明客观存在的事项或就其主张的某一事实的凭证。从诉讼程序上看,证据是作为审判的依据,无论是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其地位均占据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对于诉讼活动来说,证据之所以能够成为证据必然要求其具有证明事实的价值,由于案件发生的过程不可逆转,因而证据作为能够呈现案件事实,了解案件真实情况的桥梁,还原案件现场的纽带,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对于证据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要求,对于证据能否进入诉讼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二、行政诉讼证据合法性审查规则 

(一)行政主体的合法性 

审查行政证据的合法性,应对收集证据的主体审查是否符合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为主体依照法律及行政法规以及规章作出的对行政相对人或相关人具有权利义务影响的行为,故行政主体的合法性与否是行政诉讼证据合法性的最基本的要件。在司法实践中,行政主体的合法性主要从行政行为主体的资格是否恰当进行判断。对于特定行政行为,法律规定由专门的行政机关行使,则行政机关不能将此项行政职能转移其内部机构或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社会团体进行替代性行政行为,应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行使行政权力。同时,行政主体仅能就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不能越权或超出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执法活动,否则应就此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行政证据收集程序的合法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五条:“法庭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合法性:……(二)证据的取得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的要求。”就此项规定,而言,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取证过程应保证合法,而证据收集的过程包括:取证手段、取证期限以及程序性和顺序性等要求。行政证据往往由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已然形成,据此行政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为不可逆的过程,行政行为的完成,其行使行政权过程中的证据材料即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材料,根据行政原则中的正当程序原则,已形成的证据不能再通过重做或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要求等方式重新收集。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遵守相应的期限,保障行政行为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和相关人的合法的陈述、申辩、参与以及获取公开信息等合法权利,程序正当的证据收集过程才能确保证据的合法性要求。 

(三)行政证据的形式合法性 

行政证据的形式是否合法同样是审查行政诉讼证据合法性的要求之一,就行政证据的种类而言,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对行政诉讼证据进行了七种类型的分类,只有符合这七种类型的证据形式的要求,才能进入行政诉讼审判活动,从而成为裁判活动的依据。行政证据的表现形式从行政诉讼证据合法性审查的角度来看,不同的证据种类有着不同的证据要求,例如在现场勘查笔录中,对时间、地点、勘察内容以及取证情况均应详细说明,同时需由两名工作人员的签名,仅有一名工作人员的签名显然违反了证据形式的要求,将影响该项证据的资格或证明力。因而,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形势要求,不仅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记录证明,同时作为程序正当的内在要求来规范行政行为的行使和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派出所偏袒他方应对策略

    当派出所偏袒他方时,投诉者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投诉者可以向当事派出所的领导投诉或向上级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机关将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包括引起行政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解决行政争议的直接目的、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以及不适用调解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相关法律规定,如原告资格、被告的确定原则、共同诉讼和第三人的参加诉讼等。

  •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期限、适用范围、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涉及已立案的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申请要求以及联系方式等。申请人需明确提出复议请求并提供相关事实根据和理由,留下有效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行政复议机关核实情况。复议机关以收到申请并

  •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

  •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
  • 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合法性讨论
  • 行政诉讼怎么要求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