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中的言词证据是指口述证据吗

行政诉讼中的言词证据是指口述证据吗

时间:2024-08-0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518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

言词证据

行政诉讼中的言词证据是指以口头陈述形式表现证据事实的各种证据。它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以及鉴定结论等。

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是指表现为一定实物的证据。它多以物品或痕迹等实在物为其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在行政诉讼中,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现场笔录、视听资料等都属于实物证据。

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

由于行政诉讼的性质决定,其证据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 行政诉讼证据所要证明的最终事实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2. 行政诉讼被告必须自始至终地承担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法定举证责任。
  3. 行政诉讼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证人和原告收集证据,作为被告代理人的律师也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4. 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有收集证据的权力,而无收集证据的义务,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判断证据。

不同标准下的证据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主要证据和次要证据、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本证和反证等。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的证据分类

根据证据的来源和表现形式,《行政诉讼法》将证据分为以下七类:

  1. 书证:即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者行为的书面材料。
  2. 物证:即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3. 视听资料:即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4. 证人证言:即直接或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用以证明案件事实。
  5. 当事人陈述:即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6. 鉴定结论:即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鉴定人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就与案件有关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
  7. 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所作的记录;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情况及其处理所做的书面记录。

注: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采取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同时,强调依法调查和收集证据的重要性,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我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中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主要讨论了第三人对原告起诉期限异议的举证责任。文章指出,在行政诉讼中,起诉期限的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被告搜集证据的限制问题,认为《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的限制主要是针对被告

  •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伪证罪客体要件仅限于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不包括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伪证罪的社会危害性取决于诉讼的性质。存在证据即可进行伪证罪的辩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 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期限
  •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否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