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证据的质证程序是怎样的

行政诉讼证据的质证程序是怎样的

时间:2024-12-2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584

行政诉讼证据的质证程序解析

证据的出示和质证

在行政诉讼中,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过庭审质证。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然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其他证据,在开庭时不得公开质证。

庭前证据交换的作用

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当事人如果对证据没有争议并将其记录在卷中,在庭审中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审判人员在庭审中会对这些证据进行说明。

被告缺席判决的证据

如果被告经合法传唤但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需要依法缺席判决。在这种情况下,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庭前交换证据中没有争议的证据除外。

申请调取的证据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出示,并由当事人进行质证。

法院调取的证据

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在出示证据时对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并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质证的要求

当事人在质证过程中应当围绕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展开,针对证据的证明效力进行质证。

发问的范围

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证据问题相互发问,也可以向证人、鉴定人或者勘验人发问。然而,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事实有关联,不得使用引诱、威胁、侮辱等不当语言或方式。

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的质证

当事人在质证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时,应当出示证据的原件或原物。但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出示复制件或复制品:

  1. 出示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并经法庭准许可以出示复制件或复制品;
  2. 原件或原物已不存在,可以出示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一致的其他证据。

视听资料应当当庭播放或显示,并由当事人进行质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多长时间做出判决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什么时候作出判决,要依据审理程序而定,如果是普通程序审理的,6个月内判决,如果简易程序的,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宣判。第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根据《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

  • 行政机关仲裁书认定事实证据的原则是怎样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间接证据是指

  •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解读之取证规则

    取得证据规则是人民法院、行政主体及其相对人和其它利害关系人收集、调取证据所应遵循的程序、方法和应满足的条件。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中的取证缺乏明确一致的规定。本司法解释基于司法权力的局限,也不可能对行政程序中调取证据行为作出设定

  • 行政诉讼证据的质证程序是怎样的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

  •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是什么
  • 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别规则是什么
  • 我国行政证据三性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