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政诉讼的证据是无效的
时间:2024-08-0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诉讼中无效的证据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该规定概括地说明了以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被认为是无效的证据。目前尚无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哪些证据被视为无效证据,这由审判的法院自行决定是否采纳。如果对决定不满,可以要求复议。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类型
根据《行政诉讼法》,证据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书证:指记录或表示待证事实的文字、符号的文书,例如证明、书信、罚款单等。
- 物证:指外形、特征、质量等物品所反映的待证事实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药品等。
- 视听材料: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的与案件相关的事实材料,例如录音机记录的声音、语言,录像机记录的人物形象和活动,电子计算机存储的数据等。视听材料可以由当事人提供,法院也可主动向相关单位和个人索取或复制。
- 证人证言:指证人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法院提供的关于案件事实的陈述。除精神或生理上有缺陷而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和案件的诉讼代理人外,任何公民和组织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一般应亲自出庭作证,特殊情况下无法到庭的,经法院许可后可以以书面证言的形式提供证言。
- 当事人的陈述:指直接利害关系人对案件事实及其证明情况向法院提出的叙述。由于行政争议是在当事人之间进行的,他们最了解争议的事实。当事人的陈述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应予重视。然而,由于行政争议直接涉及当事人双方的利害关系,法院应客观对待当事人的陈述,注意是否存在片面和虚假的部分。当事人的陈述只有与本案其他证据结合,综合研究审查后,才能确定是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 鉴定结论:指法院指定的专门机关通过技术鉴定对行政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作出的结论。由于行政案件涉及许多专业技术管理领域,鉴定结论是行政诉讼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证据。例如卫生监督机构对药品质量进行的检验证书。
- 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是指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无法取得的物证进行分析、检验、勘查后所作的记录。它是客观事物的书面反映,也是保全原始证据的一种形式。勘验笔录常用于涉及房产、土地、山林、环境保护等行政纠纷。现场笔录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决定时对现场情况所做的记录。
如果您在生活中受到不当对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具体情况可以咨询相关的法律专业人士。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问题。针对某工程项目因未经验收擅自交付使用受到执法部门处罚的情况,讨论了分公司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法律依据、可操作性及主体资格。分公司可以作为行政处罚对象,但需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执法部门应掌握其违法行为事实并具备确凿证据
-
保险公司确认骗保的程序
保险公司确认骗保的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保险公司会进行内部调查,涉及询问车主、现场取证等,如证据确凿会联系公安局经济侦查部门。根据社会保险法、保险法等法律规定,骗保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包括责令退还保险金、罚款、判刑等,对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
-
行政申诉的胜诉概率
行政申诉的胜诉概率。文章指出,胜诉概率取决于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以及是否有新证据出现。在良好的司法环境下,若无新证据,原始判决一般不会被撤销。申诉过程中可以请律师提供帮助,律师可代理民事和经济案件。对于非诉讼上的申诉问题,可以通过调解和仲裁解决。申诉
-
在征地拆迁中,何时应进行听证程序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和效力
-
矿业污染拆迁怎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