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共同保证 > 共同的保证期间与共同保证中的期间

共同的保证期间与共同保证中的期间

时间:2025-01-09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60
有关共同保证期间的内涵,我国《担保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进行明确的界定。就字面意义,存在两种理解:一种是指共同的保证期间,即所有保证人共同承诺对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该保证期间具有唯一性;另外一种是指共同保证中的保证期间,即共同保证中所有客观存在的保证期间,由于保证人承诺的保证期间有时会出现不同,就此意义上的共同保证期间表现存在多样性的可能。

共同保证的认知与形式要件

在我国对共同保证的认知中,学界普遍采纳的是形式共同保证说。根据这一说法,只要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债务人的同一债务提供保证,就构成了共同保证的法律意义。换句话说,只要满足以下两个形式要件,就可以构成共同保证:1. 保证人为两人或两人以上;2. 对同一债务人的同一债务提供保证。

共同保证期间的司法认定问题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采用形式共同保证说会面临多个保证期间的冲突与抉择问题。具体来说,司法界需要确定共同保证期间是指某一个保证人的保证期间、所有保证人共同承诺的保证期间、共同保证中最长的保证期间,还是各个保证人未作约定时重合的期间。共同保证期间的认定对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共同保证人摆脱共同保证责任、保证人向另一保证人行使追偿权都非常重要。

保证合同的内容要求

作为一种民事行为,保证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根据《担保法》第十五条的规定:1. 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和数额;2.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3. 保证的方式;4. 保证担保的范围;5. 保证的期间;6.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如果保证合同不完全具备上述内容,可以进行补正。

形式共同保证说的局限性

立法以一人保证为模板设计保证合同,但学界在理解共同保证时固守形式共同保证说,忽视了共同保证合同中当事人对保证内容的个性化约定,推定其他内容的一致性。这与意思自治原则相违背,并且在实践中会给债权人选择参照标准带来问题,例如依据共同保证中一保证人与债权人的约定或选择各保证人中对债权人最有利的保证内容来决定所有共同保证人执行的内容。因此,应当采用实质共同保证的方式,要求共同保证人就保证期间达成共同、一致的保证合意。

共同保证期间的差异性

通常情况下,共同保证人对保证期间的约定是相同的。然而,在现实中,也存在每个保证人对债权人承诺的保证期间长短不一的情况,尤其是无意思联络所形成的共同保证。我们认为,在共同保证中,共同保证人的保证期间可能与个体保证人的保证期间存在差异。如果不考虑共同保证期间与个体保证期间的差异,将会损害善意保证人的利益,产生不正义的现象。

共同保证期间冲突的解决

假设根据形式共同保证说成立的共同保证中有A、B、C三个保证人,A承诺的保证期间为3个月,B的保证期间为6个月,C的保证期间为1年,那么哪个时间才是共同保证期间,3个月、6个月还是1年?这就出现了共同保证期间与个体保证期间冲突的情况。保证期间是指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超过该期间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和债务人享有保证人的利益,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享有保证期间的利益,一旦保证期间届满,保证人有权拒绝履行保证责任。保证期间的设立基于诚信原则,旨在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三方的利益,帮助保证人摆脱长期保证债务的困境,并督促债权人积极行使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担保协议中反担保人担保期限的约定

    反担保协议中反担保人担保期限的约定以及反担保的多种方式。反担保协议可约定担保期限,未约定则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六个月。反担保方式包括土地使用权反担保、存单质押反担保、企业保证反担保等七种。这些措施有助于消除借入人心理障碍,促进合约订立和履行。

  • 担保方式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法

    一起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件。借款人刘某未按时还款,担保人崔某也未履行担保责任,引发争议。争议焦点在于崔某的保证责任方式。评析指出,虽然借条上注明崔某为一般保证,但法律解释认为该注明不具备法律上的意义。最终根据担保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认定崔某应承担连带责任

  • 汇票的非基本当事人有哪些

    汇票的非基本当事人,包括承兑人、背书人、被背书人和保证人。这些非基本当事人通过特定的票据行为参与到票据关系中,并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承兑人承担支付票款的义务,背书人转让权利,被背书人接收票据成为新的持有人,而保证人则为票据债务提供担保。这些非基本当

  • 一般担保与连带担保的区别

    一般担保与连带担保的区别。一般担保中,保证人仅在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承担补充责任,享有先诉抗辩权;而连带担保中,保证人与债务人共同承担责任,债权人可向任何一方追偿。此外,两者的规定和约定也有所不同。一般担保由当事人约定产生,未约定保证期间默认为6个月;

  • 北京市市场场地租赁合同保证金补充协议
  • 女儿购房,妈妈作为担保人的法律规定
  • 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与信托占有担保方式的比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