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共同保证 > 共同的保证期间与共同保证中的期间

共同的保证期间与共同保证中的期间

时间:2025-01-09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60
有关共同保证期间的内涵,我国《担保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进行明确的界定。就字面意义,存在两种理解:一种是指共同的保证期间,即所有保证人共同承诺对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该保证期间具有唯一性;另外一种是指共同保证中的保证期间,即共同保证中所有客观存在的保证期间,由于保证人承诺的保证期间有时会出现不同,就此意义上的共同保证期间表现存在多样性的可能。

共同保证的认知与形式要件

在我国对共同保证的认知中,学界普遍采纳的是形式共同保证说。根据这一说法,只要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债务人的同一债务提供保证,就构成了共同保证的法律意义。换句话说,只要满足以下两个形式要件,就可以构成共同保证:1. 保证人为两人或两人以上;2. 对同一债务人的同一债务提供保证。

共同保证期间的司法认定问题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采用形式共同保证说会面临多个保证期间的冲突与抉择问题。具体来说,司法界需要确定共同保证期间是指某一个保证人的保证期间、所有保证人共同承诺的保证期间、共同保证中最长的保证期间,还是各个保证人未作约定时重合的期间。共同保证期间的认定对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共同保证人摆脱共同保证责任、保证人向另一保证人行使追偿权都非常重要。

保证合同的内容要求

作为一种民事行为,保证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根据《担保法》第十五条的规定:1. 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和数额;2.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3. 保证的方式;4. 保证担保的范围;5. 保证的期间;6.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如果保证合同不完全具备上述内容,可以进行补正。

形式共同保证说的局限性

立法以一人保证为模板设计保证合同,但学界在理解共同保证时固守形式共同保证说,忽视了共同保证合同中当事人对保证内容的个性化约定,推定其他内容的一致性。这与意思自治原则相违背,并且在实践中会给债权人选择参照标准带来问题,例如依据共同保证中一保证人与债权人的约定或选择各保证人中对债权人最有利的保证内容来决定所有共同保证人执行的内容。因此,应当采用实质共同保证的方式,要求共同保证人就保证期间达成共同、一致的保证合意。

共同保证期间的差异性

通常情况下,共同保证人对保证期间的约定是相同的。然而,在现实中,也存在每个保证人对债权人承诺的保证期间长短不一的情况,尤其是无意思联络所形成的共同保证。我们认为,在共同保证中,共同保证人的保证期间可能与个体保证人的保证期间存在差异。如果不考虑共同保证期间与个体保证期间的差异,将会损害善意保证人的利益,产生不正义的现象。

共同保证期间冲突的解决

假设根据形式共同保证说成立的共同保证中有A、B、C三个保证人,A承诺的保证期间为3个月,B的保证期间为6个月,C的保证期间为1年,那么哪个时间才是共同保证期间,3个月、6个月还是1年?这就出现了共同保证期间与个体保证期间冲突的情况。保证期间是指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超过该期间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和债务人享有保证人的利益,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享有保证期间的利益,一旦保证期间届满,保证人有权拒绝履行保证责任。保证期间的设立基于诚信原则,旨在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三方的利益,帮助保证人摆脱长期保证债务的困境,并督促债权人积极行使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反担保声明

    个人无限连带责任反担保声明的相关内容。担保提供资产者以个人及家庭所有资产为贵公司提供担保,包括股权和收入等。反担保保证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罚息等,采用无限连带保证责任方式。保证期间自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此外,还规定了财产变卖限制、类似担保

  • 按份共同保证和连带共同保证的区别

    按份共同保证和连带共同保证的区别。按份共同保证中,保证人按约定份额承担保证责任,只能对清偿的债务份额向主债务人追偿;连带共同保证中,各保证人共同对全部主债务承担担保义务,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且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关系。未约定

  • 按份保证

    按份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概念及其运作方式。按份保证中,保证人按约定份额承担债务;连带保证则是共同保证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对债权人承担全部责任的保证方式。但保证人内部间依然依份额承担责任,追偿方面可找主债务人或其他保证人。若无明确约定,各保证人应平均分担

  • 借新贷还旧贷类案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借新贷还旧贷类案件中保证人的保证责任问题。文章指出,在保证期限内的保证人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即使不知道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的情况也不能免除责任。文章还提到关于借新贷还旧贷中主合同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保证人的免责情况,强调保证人在无法证明其不

  • 担保人责任的免除情形包括什么
  • 代理合同保证金一般怎样收?
  • 民法典关于担保期限的规定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