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 > 行政决定合法的相关知识

行政决定合法的相关知识

时间:2024-09-1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149

行政决定的合法性及其要件

行政决定与法律的关系

行政决定的合法性是指行政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涉及解决行政决定与法律的关系问题。

行政决定的合法要件

行政决定的合法要件包括行政决定在程序和行为内容等各方面都符合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主要审查行政决定是否合法,判定标准是评判行政决定是否具备合法要件。

合法要件的不同国家实践

在德国、日本和中国台湾,行政决定的合法要件均使用四个要件,即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和程序合法。而中国大陆只讲三个要件,即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将形式合法包含在程序合法中。

主体合法要件

行政决定的主体合法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主体要件。主体合法要求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内容合法要件

行政决定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内容合法要求行政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程序合法要件

行政决定应当符合法定程序。程序要求行政行为的实施所要经过的步骤、方式、顺序以及时限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种决定。

行政决定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合法与有效的关系

行政决定成立后可能有合法和违法之分,合法的行政决定只是行政决定的一种形态。行政决定的合法要件是行政决定成立基础上的一个后续要件,合乎合法要件那就是合法有效的行政决定。合法与生效并无必然联系,已生效的行政决定既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违法的,因此,合法并不是生效的前提条件。

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行政行为成立后,根据其公定性,即具备法律效力,所以有效的行政行为可能是合法的,也有可能是不合法的。行政行为成立后,如果具备合法性要件,那么无疑应该为有效行为,具有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绝对有效),否则是相对有效(可撤消)或绝对无效。

行政决定有效与合法的关系

行政决定有效与行政决定合法密切相关:合法是行政决定有效的一般情形,合法要件也是行政决定有效要件的一般要件。但两者有区别:有效的行政决定不一定都合法(如在程序上欠缺的行政决定;经扑正后同样承认其有效),合法的行政决定不一定都有效(如附条件和附期限的行政决定,其合法但没有效力,这时在审判上不能用撤消或维持判决,因为行政决定还没有效力)。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决定)实体合法与否的判断标准有:行为的主要证据充足、确凿;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行为必须公正、合理、适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

    刑事诉讼中的法律主体,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角色与职责。公安机关作为侦查机关,拥有立案权、侦查权和执行权等。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拥有侦查权、批捕权、决定逮捕权、公诉权和诉讼监督权。人民法院则是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通过二审程

  •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的内容。包括提出听证要求的时间限制、通知当事人的时间和地点、听证的公开性、听证主持人的指定和回避制度、听证参加人的规定以及听证程序的具体流程。听证笔录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之一,也是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证据之一。

  •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中国行政机关在处理涉及行政赔偿、补偿及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相关原则。在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特点也对于理解这一过程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的决策权,旨在处理案件并尊

  • 行政收费的法定构成要素具体有哪些

    ①纳税主体,即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负有纳税义务的主体,其可以为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②课税客体,即行政主体可以对什么课税,什么应负担税收;即反映收费项目价值内容的货币表现,类似于税率,是行政收费构成的核心要素,也是财政学研究的“公共定价”问题,涉及定价

  • 行政诉讼调取证据的申请期限是如何的
  • 行政处罚程序的期间和送达
  • 新公司法股权变更的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