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集中监管模式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对证券发行和交易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的一种证券监管机制。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国家积极参与和干预证券市场活动,通过设立专门机构代表国家行使管理职权。美国是采用政府集中监管模式的典型代表。美国联邦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作为核心机构,独立行使对证券市场的全面监管职权,而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商协会通过自律性规则来行使辅助监管权。除美国外,日本、韩国、以色列、菲律宾、埃及、巴西、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也采用了这种模式。
证券集中监管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然而,证券集中监管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
自律型监管模式是指国家不设立独立的政府主管部门,而由非政府监管机构和证券业自律组织根据自我监管规则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一种证券监管机制。英国是自律型监管模式的典型代表。英国证券市场的管理几乎完全由证券商协会、证券交易所协会等自律机构负责,政府对证券交易所及其会员采取放任政策。英国自律型监管模式的形成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严格的交易规则、专业性证券商队伍以及严格的注册制度和公开说明书制度密不可分。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基础建设问题。现代证券市场监管起源于大危机后美国的经验,其监管法律法规完善、体系成熟。而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监管滞后的问题,需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和完善监管体制,运用市场规律,并注重国际合作,以提升监管水平。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证券从业人员禁止的行为包括进行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客户利益头等行为。第五十四条 禁止证券交易场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
证券发行上市监管的核心是发行决定权的归。事前监管是指在发生操纵行为前,证券管理机构采取必要手段以防止损害发生。为实现这一目的,各国证券立法和证券管理机构都在寻求有效的约束机制。事后处理是指证券管理机构对市场操纵行为者的处理及操纵者对受损当事人的损害赔
在交易阶段,监管相关市场主体行为,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但不负责也不应调控宏观经济和市场行情。中国证监会是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机构,并可根据需要设立派出机构,以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目前,中国证监会下设会内部门和派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