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和手段。目标包括发挥证券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监督证券中介机构依法经营,维持证券市场秩序,调控证券交易规模并引导投资方向。手段包括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制定法规、调控规模和监管执法等措施来规范证券市场运
2025-03-01
为保障证券市场的高效、稳定、有序、顺利地运行,围绕证券监管的各项目标,证券市场的有效监管必须确立下列原则。“三公”原则“三公”指公平、公开、公正,这是证券监管最基本的原则。机会均等和平等竞争是证券市场正常运行的前提。可以说,“三公”原则是市场经济的三
2025-02-14
证券公司依法享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其合法经营不受干涉。但是,由于其在证券市场中的特殊地位,证券法对其规定了较为周密的监管制度,其主要内容如下:
2025-01-19
日本证券期货市场处在一个较为复杂的法律和监管环境当中,受到多部法律、多家管理者和自律组织的约束及管理。日本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机构包括: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金融厅、证券交易等监视委员会等监管机构及各证券期货交易所、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日本证券交易
2025-01-11
由于证券市场监管是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其监管手段不可避免地倾向于行政手段和计划管理,通过发布指令计划、通知、规定以及方针政策的形式来监管。在行政管制性市场中,政府监管部门与市场参与主体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行政管制并不能按照市场内在规
2024-12-29
我国证券监管体质呈现出阶段性的演进特征,并以政府监督主体的演化为主线。其中,证券会为市场主管机构,证监会为具体执行机构。1993年后,国务院进一步明确授权证监会对证券市场的全面监管。
2024-12-29
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特有的筹集资金、资产重组、公司价值发现及风险提示等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复杂、资本虚拟性等原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极
2024-12-08
在交易阶段,监管相关市场主体行为,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但不负责也不应调控宏观经济和市场行情。中国证监会是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机构,并可根据需要设立派出机构,以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目前,中国证监会下设会内部门和派出机构。
2024-11-25
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在于:运用和发挥证券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保护投资者利益,保障合法的证券交易活动,监督证券中介机构依法经营,防止人为操纵、欺诈等不法行为,维持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调控证券市
2024-11-08
证券发行上市监管的核心是发行决定权的归属,我国目前对证券发行实行的是核准制。核准制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证券,不仅要公开披露与发行证券有关的信息,符合《公司法》和《证券法》所规定的条件,而且要求发行人将发行申请报请证券监管部门决定的审核制度。
2024-11-08
美国是采用政府集中监管模式的典型代表。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也基本采用这种模式。
2024-10-1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证券从业人员禁止的行为包括进行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客户利益头等行为。第五十四条 禁止证券交易场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
2024-09-16
证券发行上市监管的核心是发行决定权的归。事前监管是指在发生操纵行为前,证券管理机构采取必要手段以防止损害发生。为实现这一目的,各国证券立法和证券管理机构都在寻求有效的约束机制。事后处理是指证券管理机构对市场操纵行为者的处理及操纵者对受损当事人的损害赔
2024-08-25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违规现象很多,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批评在近期达到了高潮,如何推进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已成当务之急。我们认为,分析监管的外部环境是认识我国证券市场问题频出的关键。华-生2001年指出,中国股市的最大国情就是中国股市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分
2024-08-17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资本市场监管体制的完善、法制的健全都将使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的背景和环境发生巨大变迁,从而对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市场交易制度不够完善,风险管理手段严重不足。
2024-07-12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