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证券期货市场运作在一个复杂的法律和监管环境中,受到多部法律、多家管理者和自律组织的约束和管理。总体来说,日本证券市场在《证券交易所法》的框架下运作,期货市场在《商品交易所法》的框架下运作,金融衍生品则在《金融期货交易法》下运作。日本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机构包括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金融厅、证券交易等监视委员会等监管机构及各证券期货交易所、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法律与交易所监管机构根据交易标的种类来划分。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日本证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没有单独的监管机构,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同归大藏省监管。然而,大藏省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这种情况存在一些弊端。于是,日本在90年代初进行了中央省厅改革,设立了金融厅,专司证券现货及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金融厅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金融厅长官,由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委任,下设总务企划局、监督局、检查局等部门。金融厅是日本现行金融、证券行业的行政主管机关,该机构于2000年7月由原大藏省的金融企划局和金融监督厅合并产生。2001年1月,日本在对中央省厅进行改编重组时,又把金融厅作为内阁府的外局,其特命担当大臣、副大臣、大臣政务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命。金融厅下设总务企划、检查、监督3个局,此外还有3个独立性很高的合议制组织——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会、正式会计师·监察审查会和审判官设置,这些机构共同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行使管理和监督职能。截至2007年底,金融厅总的人员编制达到1400人左右,比该机构开始运作时的403人大大增加。
金融厅对日本证券市场享有广泛的监管权限。其监管权包括监督交易所基本功能的实现、对交易所颁发从事证券业务的许可执照、在证券交易所违反相关法令时对其进行调查及处罚、对证券交易所组织形态进行审批、对证券交易所的制度及规则进行审批、新兴市场的建设等。
日本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成立于1992年,从原金融厅剥离部分日常事务性监管职能,受金融厅监督。该委员会设委员长1名,委员2人,均由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任命;下设事务局等部门,在日本关东、北海道等地设立11个分支机构。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的职责主要包括日常性市场监视、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对证券公司进行检查、信息披露调查、违规事件调查等。
证券监管中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包括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之间的博弈关系。模型假设双方都知道对方的策略空间和效用函数,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监管者的策略包括疏于监管、正常监管和加强监管,而被监管者可以选择违规或不违规。文章详细分析了不同
证券发行上市监管的核心是发行决定权的归属,我国目前对证券发行实行的是核准制。核准制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证券,不仅要公开披露与发行证券有关的信息,符合《公司法》和《证券法》所规定的条件,而且要求发行人将发行申请报请证券监管部门决定的审核制度。
证券公司依法享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其合法经营不受干涉。但是,由于其在证券市场中的特殊地位,证券法对其规定了较为周密的监管制度,其主要内容如下:
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特有的筹集资金、资产重组、公司价值发现及风险提示等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复杂、资本虚拟性等原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