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交易 > 证券上市 > 经营者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经营者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时间:2024-01-14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7173
一、经营者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

经营者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

一般原则

根据会计准则,经营者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应满足以下标准:确认的项目符合相关会计要素的定义,可予以计量,并具有相关性与可靠性。根据199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建议,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与行权股数都确定的日期可作为计量日。在这一天,经营者股票期权的各种条款已确定,其公允价值可以计算出来,并且从这一天起,对经理人的激励作用开始发挥。对于固定型股票期权,赠予日就是计量日;对于可变型股票期权,计量日则是在赠予日之后,为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与行权股数都能确定的日期。至于股票期权在计量日的变化,可以在变化真正发生时作出调整,这些未来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计量日当天的条款是不确定的。

确认补偿费用的时间

在股票期权纳入表内核算的前提下,考虑确认补偿费用的时间。根据1972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意见稿NO.25《对职工发股的会计处理》,补偿费用应在雇员有权认购的股数以及期权或行权均知道的第一天确认。对大部分期权来说,这一天是期权授予日;对某些期权来说,则是期权行使日。根据1995年10月公布的第123号准则《股票补偿的会计处理》,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补偿费用应于期权赋予日确认。股票期权给予日作为股票补偿费用确定日更为合理,因为补偿费用相当于经理及员工这部分劳务的薪金,相关的雇员从这个日期起就获得了行使期权的权利,并开始为公司提供劳务。根据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应当在这个日期确认。

经营者股票期权的会计计量

从美国的情况看,股票期权的计量方法有两种。

内在价值法

内在价值法是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25号意见书中提出的方法。内在价值是指企业股票市价超过行权价的差额,差额越大,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越高;反之,差额越小,其内在价值就越低。在应用中分两种情况:一是公司事前可以确定股票期权给予日员工认购期权数和行权价格即固定型股票期权,这时股票期权价值衡量日就是股票期权给予日,则股票价值=(衡量日股票市场价格-行权价格)×股票期权数量。二是公司事前无法确定股票期权给予日员工认购期权数和行权价格即可变动股票期权,这时衡量日就不是给予日,股票期权价值应从给予日起至每年末予以估计,股票期权价值=(每年末股票价格-估计或已确定行权价格)×估计或已确认股票期权数。第一年估计期权价值在持有人服务年限内摊销,第二年再估计时,如果与第一年估计的有差异,则按会计估计未来适用法处理,直至认购股票期权和行权价格均确定时,再一并调整股票期权总价值。内在价值法的会计处理程序比较繁琐,并且难以适应复杂的股票期权和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因此受到各方面的批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关于实施经理股票期权制的思考

    经理股票期权制是20世纪西方国家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者报酬制度创新实践的一个成功范例,它对经营者提供激励,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按照经理股票期权制的运作机理,公司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理人员能否通过行使公司股票期权获得市场价格与执行价格的差额,因此

  • 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探讨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来整合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股东利益,早已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地被采纳。随之而来的是,针对股票期权这样的新型报酬制度,如何在现行财务会计观念与模式下予以确认、计量、纪录与反映,一直是财务会计领域争论较大的议题。美国安然事

  •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初探

    在这种背景下,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被国外企业广泛采用的激励手段,日益受到关注。因为股票期权属于“看涨期权”,这样一来就会促进管理人员通过实现企业的利益从而实现自身的利益,于是经营者与企业之间就建立起了一种动态的相关关系。

  • 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对比及选择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股票期权计划,并开始向公司内部的高层经理人以及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经过多年的运作实践,到2006年末,我国沪、深两市共有4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其中有14家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已经开始正式实施。运用内在价值

  • 股权激励计划需要载明哪些事项
  • 股票期权激励的局限性有哪些
  • 经理股票期权激励的负面效应
证券交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