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担保法规定,债务的担保方式主要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保证是指债权人与第三人(保证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第三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一种保证方式。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法律规定的可做抵押的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抵押物卖得价金优先受偿。
定金是为确保合同履行,一方向对方支付一定的货币的保证方式。当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时,无权请求返还定金;当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留置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由于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对已经占有的对方财产采取的扣留处置的一种保证方式。扣留期限届满,对方当事人仍不履行合同义务时,留置人有权依法变卖扣留的财产,并从价款中优先得到清偿。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动产卖得价金优先受偿。
债务担保的效力是指担保依法成立所具有的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担保当事人的权利主要包括请求权、抗辩权、追偿权、免责权、占有权、支配权、优先受偿权、转质权、使用收益权等。
(1) 债权人的义务:债权人应承担的主要义务包括及时督促主债务人履行义务,以及妥善保管或返还担保物或有关权利证书。
(2) 担保人的义务:担保人应承担的义务主要包括在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代为清偿债务,并及时转移担保物或有关权利证书给债权人。
担保物权的相关内容。担保物权旨在确保债权的实现,具有优先性,其设立旨在保证债务的履行。担保物权具有特定的特征,包括以确保债务履行为目的、设定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以及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文章还提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担保物权的四个主要特征及其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旨在确保主债务的履行,赋予债权人对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权;只在特定财产上设定;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属于物权的一种;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担保物权的设立、无效情形、转移和消灭等相关法律规定。
担保物权的特点和作用。担保物权具有支配性,体现在对担保财产的占有、处分、交换价值支配和处分行为控制上。担保物权也具有独立性和优先受偿性,独立于主债权,在偿还债务时优先于一般债权或其他权利受偿。基于现实考虑,国内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都认可担保物权作为物权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处理方式。当保证和物的担保并存时,债权人可选择担保方式。若无特别约定,两者都有清偿责任。若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其放弃范围内减轻或免除责任。债务人自己提供的物保中,保证人处于第二担保地位;而第三人提供的物保中,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