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在当事人互负债务且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先履行方可暂时中止履行,通知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担保。若对方未能在合理期限内提供适当的担保,中止履行一方可解除合同。先履行一方所享有的这项权利,法律上称为不安抗辩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8、69条的具体规定,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如下:
所谓“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是指义务人根本不能履行义务,而不包括义务人迟延履行义务的情形。例如,在本案中,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义务是交房,只有当该公司完全没有交房的可能时,才可以称之为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法律上称之为“履行不能”。
作为先履行义务人,许某只有在能够提供确切的证据证明该房地产公司丧失或者可能丧失交房的能力时,才可能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付款,并且在对方不能提供履行担保的情况下有权解除合同。
而在本案中,配套工程受阻影响的是该房地产公司能否按时交房,而不能据此断定该公司完全无法交房,即该情形可能导致的是迟延履行,而不是履行不能。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许某中止支付房款的行为不符合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法律要件,其迟延付款的行为构成违约,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剩余房款及违约金。
同时,该房地产公司逾期交房的行为亦属违约,也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从2009年7月1日至7月30日止合同约定的逾期交房违约金。
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即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适用于债务人未行使到期债权导致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放弃债权或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但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
关于代位权的法律规定。当被执行人无法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时,法院可根据申请执行人的请求要求第三人履行债务。此外,合同法中的代位权是一种债权保全方式,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方债务人的权利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
三种抗辩权的区别与联系。三种抗辩权在主张权利人、法律义务及行使权利的时间上有所不同。然而,它们的联系在于目的相同、适用范围相同、权利效力相同以及行使方式相同。不安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适用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合同,而同时履行抗辩权则无此要求。
合同法中的法定解除权的效力。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可抗力、预期违约、迟延履行等违约情况下非违约方行使解除权的条件和情形。此外,还提到了不安抗辩权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当事人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文章旨在明确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为当事人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