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 > 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法律适用

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法律适用

时间:2023-11-21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2112
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法律适用是什么呢?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的区别是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法律适用”的内容为您答疑解惑。欢迎阅读!

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

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

根据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7条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原因取得利益,致他人受损害的事实。对于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 适用原因事实发生地法

根据这种做法,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将取决于不当得利行为发生的地点的法律。

2. 适用支配原法律义务或关系的法律

根据这种做法,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将取决于支配原法律义务或关系的法律。

3. 适用当事人属人法

根据这种做法,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将取决于当事人的属人法。

4. 适用法院地法

根据这种做法,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将取决于法院所在地的法律。

5. 选择适用多种法律

根据这种做法,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多种法律来解决不当得利问题。

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

无因管理是指未受委托,又无义务,而为他人管理财产或事务,因而支出劳务或费用,可要求他人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对于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主要有以下主张:

1. 适用事务管理地法

根据这种做法,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将取决于事务管理所在地的法律。

2. 适用当事人共同本国法

根据这种做法,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将取决于当事人共同本国的法律。

3. 适用支配原法律义务或关系的法律

根据这种做法,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将取决于支配原法律义务或关系的法律。

4. 适用本人的住所地法

根据这种做法,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将取决于本人的住所地的法律。

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的区别

无因管理是一种合法的事实行为,无因管理的管理人应将管理所得的利益归还于本人。管理人并不能取得利益。本人从管理人那里取得的利益,因该利益本为自己所有,不属于不当得利。如果管理人从管理中取得利益不归还于本人,而自己占有,则管理人的占有无合法根据,本人可基于不当得利的规定请求管理人归还。在判断一个法律现象是无因管理还是不当得利时,还可从主观角度予以判断:如果行为人是为了他人利益而进行管理行为,则属于无因管理;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在客观上给他人带来利益,给自己带来不利益,则构成不当得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