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责任之部分履行追偿权探讨
时间:2024-04-11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部分探讨履行追偿连带责任
一、连带责任的定义
连带责任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共同债务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并由此形成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在连带责任中,每个责任人都有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并且彼此之间存在连带关系。连带责任存在于合同债务和侵权债务中。无论是哪种情况下,连带责任都涉及到债务承担和追偿问题。
二、连带责任人之间的债务承担问题
连带责任人之间的债务承担问题涉及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尽管有一些具体规定,比如连带责任保证,但还存在很多不明确的情况,甚至没有规定,导致实际中存在争议。本文将重点探讨连带责任人在履行部分债务时是否享有追偿权的问题。
三、部分履行是否享有追偿权的争议
对于连带责任人之间的债务承担和追偿问题,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连带债务尚未完全消灭之前,连带责任人履行部分债务后不能对其他责任人提起追偿诉讼。其理由如下:首先,连带责任所涉及的债务是不可分割的,这意味着每个连带责任人在履行义务时应无条件地承担全部责任,而不是先后或部分承担。因此,在债务尚未完全消灭之前,谈论追偿权保护为时过早。其次,连带责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尚未确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在权利义务关系不确定的情况下,当事人不能提起诉讼。此外,如果在连带债务未完全履行之前允许连带责任人提起诉讼,将导致多次诉讼,增加司法负担,浪费司法资源。最后,诉讼会使连带责任人成为法院的被执行人和申请人,造成法院执行上的障碍,妨碍原债权的实现,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另一种观点认为,连带责任人在履行部分债务后应享有追偿权。其理由如下:首先,连带责任的不可分性强调了连带责任人对共同债务的无条件承担义务,但并不否定连带责任人之间内部债务的分担和追偿。连带责任人之间的内部债务关系并不与对外债务关系相矛盾,对内部分摊的权利并不因为对外债务未完全履行而丧失。其次,虽然连带责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尚不确定,但每一次变化都是确定的,当事人完全可以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即便可能导致诉累和司法资源的过度消耗。此外,连带责任人的债权与原连带债务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但两者并非同一事实和法律关系。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已经形成,不会减免原有连带责任人的债务,因此不会损害原债权人的利益。尽管连带责任人的债权确认可能对当事人和执行法官产生消极影响,增加法院的压力,但这并不是法院回避受理的理由。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连带责任人在履行部分债务后是否享有追偿权的问题,应当采纳第二种观点。连带责任人之间的内部债务关系并不与对外债务关系相矛盾,连带责任人可以在连带债务尚未完全消灭之前提起追偿诉讼。虽然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但这不应成为法院回避受理的理由。我们应相信大多数当事人会谨慎行使诉讼权利,法院也有责任承担审理的职责,不能因为个别恶意诉讼而关闭大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教师资格证借给别人办资质需要承担责任吗
教师资格证借给别人办资质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根据中国的民事立法,借出教师资格证需要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的构成需满足主观过错、行为违法性、实际损害及因果关系等条件。责任人需是两人或多人,且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当事人约定。同时,连带责任的客体
-
连带债务的成立要件
连带债务的成立要件,包括债务人的资格、债务标的的同一性和具备共同目的。债务人需为两个以上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债务标的要求相同并具备共同目的。共同侵权是构成连带债务的原因之一,但侵权行为的债务主体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关于债务标的是否可分,
-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的联系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的联系与区别。按份之债中,债权人和债务人按份额分享权利或分担义务,各自独立。而连带之债中,债权人和债务人有连带关系,一方履行全部义务,其他方的债务也随之消灭。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效力不同。
-
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区别
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区别。补充责任是在主责任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特定法律关系或债务相关过错下,补充责任人承担补充清偿的民事责任。连带责任则是多个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各责任人可能有内部责任份额的划分。在承担责任顺序和追偿权行使方面,补充责任和连带责
-
反担保人需要几个人
-
保证人承担责任后追偿是怎么样的
-
连带责任赔偿追偿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