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关于保险权利义务的协议。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为投保人和保险人,而合同内容则涉及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并承担支付保险费的义务的人。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支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保险合同属于民商合同的一种,其设立、变更或终止过程中涉及保险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保险合同适用于保险法、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
保险合同的变更是指保险合同成立后但尚未履行完毕时发生的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变更,以及保险合同内容的修改和补充。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将保险合同的利益转让给新的受让人,也称为保险合同的转让或保险单的转让(请参阅第六章的“保单转让条款”)。大多数国家的保险法允许保险合同的转让,我国保险法也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是指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发生的保险内容的修改和补充,主要表现为保险合同条款事项的变更,例如保险标的、保险价值、危险程度、保险期限、保险费、保险金额等约定事项的变更。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发生在主体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不变的情况下。
(1)通知变更:指保险合同变更依法无需征得保险人同意,只需通知保险人即可生效,例如运输货物保险合同的转让。
(2)协议变更:指保险合同的变更需经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协商一致后才能生效。其中,保险合同的转让除运输货物保险合同外,其他保险合同均需征得保险人的同意。
保险合同的终止是指保险合同关系不再存在的情况。保险合同终止的原因主要包括:(1)保险期届满;(2)保险赔偿金或保险金的支付;(3)合同解除;(4)行使终止权;(5)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死亡。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时保险合同的效力问题。在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的情况下,保险合同效力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不足额保险时,若保险赔偿金达到全部保险金额,合同会自行终止;若保险赔偿金未达到保险金额,投保人有权终止合同;合同中没有不得终止合同的条款时,保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